华图问知

常识判断宏观经济政策,哪些需要重点记忆?

2回答2012-09-14 09:59

回答共2条

  • 冯思楠

    冯思楠 2012-12-14 11:37

    政治常识   近几年政治类题目的时效性明显加强,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时政来考查。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会议精神,抓取政策指向和热点问题,学会结合中国现实来总结和归纳重要文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增长和GDP同步的问题、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城镇化问题等等。这不仅对政治常识的备考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为申论题的写作,拓展答题思路,提供论证依据。

  • 金融角斗士

    金融角斗士 2012-09-14 10:00

        考生必须知晓的第一个知识点是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积极稳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11年的财政支出,明显突出改善民生和结构调整,并致力于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三农”、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建设,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为了拉动内需,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这样在结构性减税的安排上,可能会更加注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通过一系列带有总体减税倾向的安排,实现低收入群体减税增收的目的。  就货币政策而言,“稳健”二字意味悠长。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就是要化解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两难相冲突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方面,要回收巨量的货币流动性,控制物价,比方国家在2010-2011年间多次提高银行的存款储备金率,直至现在的21.5%;另一方面,要阻击国际热钱的流入,表现为这一年来美中汇率在不断降低。

在近代史上,中国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规定赔款数额最大的...

1回答2012-09-14 09:59

回答共1条

  • 程步虹

    程步虹 2012-09-14 16:23

    C.《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各国(共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238,150两 (九亿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南京条约》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马关条约》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来日本以退归占领的辽东半岛为由,又索取了三千万两白银的赎还费;《望厦条约》中没有赔偿条款。

 2,4,4,8,16,64,(  ) 
A. 64 
B. 128 ...

3回答2012-09-13 17:32

回答共3条

  • dtcysgq

    dtcysgq 2012-09-14 03:39

    很明显是C,数列间隔来看,后一个是前一个的平方,如此答案就是16的平方256了.

  • huangxkui

    huangxkui 2012-09-13 21:21

    答案为:D2*4=4*24*4=8*24*8=16*28*16-64*2 16*64+()*2 故:()=512

  • 王老师

    王老师 2012-09-13 18:01

    答案为:C  

数学运算中“剩余定理”算理是什么?怎么运用?

1回答2012-09-13 17:04

回答共1条

  • 甘海涛

    甘海涛 2012-09-27 17:59

    你好,剩余定理一般行测数量关系不考,请不要纠结在这上面。

在一条公路上每隔100公里有一个仓库,共有5个仓库,...

2回答2012-09-13 17:02

回答共2条

  • zhaojiaxiao

    zhaojiaxiao 2013-01-23 10:31

    应该选B,且都去五号仓库

  • dtcysgq

    dtcysgq 2012-09-14 03:44

    应该选C,都往五号仓库去.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如何计算非闭合路径货物集中问...

1回答2012-09-13 17:01

回答共1条

  • 常洁宝

    常洁宝 2012-09-13 17:02

    当需要用优化的方法把货物集中到一个节点上的时候,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货物流通的方向:1、判断每条“路”的两侧的货物总重量,在这条“路”上一定是从轻的一侧流向重的一侧。2、适用于“非闭合”的路径问题,与各条路径的长短没有关系;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从中间开始分析,这样可以更快得到答案。

国际田径邀请赛在日本东京举行,方明、马亮和丹尼斯...

2回答2012-09-13 17:00

回答共2条

  • 程步虹

    程步虹 2012-09-14 14:14

    这是一个翻译推理题目。先翻译:(1)方明参加→马亮参加(2)参加→尿检(3)丹尼斯没有尿检。(2)的逆否等价命题是:(4)没有尿检→没有参加。那么可以得到:丹尼斯没有参加。题干说到至少有一人参加了比赛。所以方明和马亮中至少一个人参加。由(1)知,如果方明参加,马亮一定参加,共两个人参加;如果马亮参加,方明不一定参加,符合“至少一人参加”。这是逆命题的一个考察。

  • dtcysgq

    dtcysgq 2012-09-14 03:47

    选B,因为马亮参加了方明不一定参加,而题目中说到至少一人,所以马亮必定参加了.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怎样使用二难推理思想进行解答...

1回答2012-09-13 16:58

回答共1条

  • 木律

    木律 2012-09-13 16:59

        二难推理就是假言选言推理。假言选言推理是以两个具有合取关系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具有二肢的选言判断为前提的演绎推理。常称“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也叫两刀论法,“二难”来源于希腊文Dilemma,其含义为“两重假定”。二难推理常用于论辩。论辩的一方提出一个断定事物两种可能性的选 言前提,再由这两种可能前提引申出对方均难以接受的两个结论,使对方在两种可能的选择中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二难推理因此得名。二难推理在思维与论辩中有 很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的韩非就曾大量使用二难推理进行严密论证和反驳论敌的。    例如,中世纪无神论者针对一些神学家提出的“上帝万能”的错误思想,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反问:上帝能否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面对这样一 个问题,这些神学家无论是给出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回答,都会和“上帝万能”的思想相矛盾,因而使自己处于下面这样一个二难的境地:  如果上帝能创造出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就不是万能的(因为上帝至少还有一块石头搬不动),  如果上帝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那么上帝也不是万能的(因为上帝至少还有一块石头不能创造),  上帝或者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或者不能创造这样一块石头,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怎样合理运用排序法?

2回答2012-09-13 16:55

回答共2条

  • 程步虹

    程步虹 2012-09-14 14:29

    解排序题的关键是结合已知条件和选项进行排除,用排除法迅速得出答案。举个例子: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 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1.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2.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3.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4.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到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A.英国德国韩国法国 B.法国英国德国韩国C.德国英国法国韩国 D.德国英国韩国法国大家只要看到条件1、3、4,就能知道韩国人不能和英德在一起,就知道选项C正确。

  • 楚容

    楚容 2012-09-13 16:56

        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所谓排序法即在一条直线上将涉及的元素按顺序填入,或运用“<”“>”“=”等符号将元素关系表示出来,从而更直观地解题。【例题】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B.A和C的耗电量相同C.A的耗电量低于DD.E的耗电量不如C高【答案】B【解析】题干描述的每个条件都涉及两两品牌耗电量的高低,可以此为依据进行排序。根据题干可知,各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关系如下:A<b≤c,b≤e≤d。即a的耗电量一定小于c,b项肯定与题干不符。a项,b与c的耗电量有可能相同;根据公式可得a<b≤e≤d,即c项正确;无法判断c与e的耗电量高低,故d项不一定为假。</b≤c,b≤e≤d。即a的耗电量一定小于c,b项肯定与题干不符。a项,b与c的耗电量有可能相同;根据公式可得a<b≤e≤d,即c项正确;无法判断c与e的耗电量高低,故d项不一定为假。

海洋:陆地A.地球:太阳  B.森林:沙漠  ...

1回答2012-09-13 16:54

回答共1条

  • 程步虹

    程步虹 2012-09-14 14:35

    选B。本题考查概念外延关系。海洋、陆地、森林、沙漠这四种,与地球都是包含关系。而这四种物质之间,都是反对关系。

战士排成一个6行8列的长方阵。现在要求各行从左至右...

2回答2012-09-13 16:53

回答共2条

  • 王滢

    王滢 2012-09-14 10:17

    战士们开始站成8*6矩阵,由于“各列从前到后1,2,3,1,2,3,报数”所以,第3和第6排的战士所报数字不同。再考虑剩下的战士,为8*4矩阵,其中有一半所报数字不同,另一半所报数字相同。由上可知,所报数字不同战士有16+16=32(名)

  • 王滢

    王滢 2012-09-14 10:16

    战士们开始站成8*6矩阵,由于“各列从前到后1,2,3,1,2,3,报数”所以,第3和第6排的战士所报数字不同。在考虑剩下的战士,为8*4矩阵,其中有一半所报数字不同,另一半所报数字相同。由上可知,所报数字不同战士有16+16=32(名)

对于削弱质疑型推理题,有没有好的解题方法?

1回答2012-09-13 16:51

回答共1条

  • 第广龙

    第广龙 2012-09-13 16:52

        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者表达某种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寻找到最能反驳、削弱或质疑题干的选项。解题的关键是应明确原文的推理关系,找准前提和结论。  一个有效的推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前提真实、成立,二是推理或认证形式正确、有效。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而要削弱结论,可以通过削弱论题(推理的结论)、削弱论证(推理的前提)和削弱论证方式(推理形式)这几条途径。

河南省行测各部分分值

0回答2012-09-13 15:53

回答共0条

林肯说过:“最高明的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

2回答2012-09-13 14:08

回答共2条

  • 程步虹

    程步虹 2012-09-14 14:52

    D。题干已知三个条件:①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②骗子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③骗子不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所有的人。A是对②的考查。骗子可能在所有时刻欺骗某些人,而林肯可以不包含在“某些人”中,所以林肯可能在任何时候不受骗。B是对①的考查。骗子可能在某个时刻欺骗所有人,当骗子甲欺骗骗子乙时,骗子乙也受骗,所以骗子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受骗。C可以表述成:可能所有时刻有些人受骗,与②同。D可以表述成:必然所有时刻所有人受骗,与③矛盾,为假。本题考查了模态命题,需要一定的逻辑知识才能解题。不必然不=可能,不可能不=必然

  • chinakr

    chinakr 2012-09-13 15:27

    A.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