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v日记 的回答:   1.根据给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整体的变化趋势;  2.根据给出某一事物的变化趋势,判断在这种趋势下某一数据的变化。

1 回答 行测

2012-09-14 17:42

周瑞娟 的回答: 你好。行程问题中的间歇运动型是相对较难题型。我提供两种方法,看看能否帮到你。 1. 列表法。按照某一个周期,列出运动过程。 2. 代入法。结合选项,以选项中的某一个时间段为界点,比较差值。然后向前,或者向后递推。

1 回答 行测

2012-09-14 17:31

小v日记 的回答:     作为一段话来说,都是句与句的结合,肯定存在一定的逻辑性。看到一段文字之后首先应该做的是从整体上来分析这段话的结构,从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来把握文段的主要意思,从而迅速对语段本身有清晰正确的认识。  例题:我们的一些科普文章常常激不起公众的兴趣,原因之一便是枯燥。要把科普文章写得“郁郁乎文哉”,就需要作家的笔。科学的飞速发展,为文学写作提供了一座富矿。相信有眼光的文学家一旦领略科学题材的广阔富饶,便会陶醉在它的无限风光中乐而忘返。  这段文字谈论的是  A.科普文章对作家的依赖。 B.科学和文学互相依赖的关系。  C.科学和文学互相激励作用。 D.科学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解析】题干的前两句强调了科普文章与作家文笔的关系。第三句强调科学对文学的促进作用,第四句进一步强调文学家由此产生了对科学题材的喜爱。题干并没有提到文学对科学的作用,所以应该排除B,综合考虑,应该选D。

1 回答 行测

2012-09-14 14:15

古韵龙华 的回答:     材料处理题;这类题型主要表现为给出一段材料,让你谈谈你的看法。例如,请你结合材料,从执法者的角度,简述应如何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  第一段:结合材料点题。比如“根据材料可知,在与内容密切相关的诸多知识点中选取自己最擅长的点进行点题,其次将该知识点解释明确即可。如果字数要求较多,再做适当扩展。  第二段:联系实际,加入你自己所讲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阐述。  第三段:总结。“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以及和谐社会为主题”开题,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解决问题。

1 回答 行测

2012-09-14 10:02

冯思楠 的回答: 您好,您可以选择华图的图书很权威的

2 回答 行测

2012-09-14 14:05

冯思楠 的回答: 政治常识   近几年政治类题目的时效性明显加强,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时政来考查。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会议精神,抓取政策指向和热点问题,学会结合中国现实来总结和归纳重要文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增长和GDP同步的问题、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城镇化问题等等。这不仅对政治常识的备考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为申论题的写作,拓展答题思路,提供论证依据。

2 回答 行测

2012-09-14 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