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5/6,6/11,11/17,17/28,(  )
A. 28/42 B. 2...

8回答2013-06-09 23:01

回答共8条

  • 孟薇

    孟薇 2013-06-18 16:24

    选择C选项。这是一个分数数列,后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母,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的分子加分母。所以未知项的分子是28,分母是17+28=45,选C。

  • 孟薇

    孟薇 2013-06-18 16:24

    选择C选项。这是一个分数数列,后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母,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的分子加分母。所以未知项的分子是28,分母是17+28=45,选C。

  • 孟薇

    孟薇 2013-06-18 16:24

    选择C选项。这是一个分数数列,后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母,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的分子加分母。所以未知项的分子是28,分母是17+28=45,选C。

2010年3月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

1回答2013-06-09 19:07

回答共1条

  • 王月

    王月 2013-07-12 10:53

    选C1953年我国第一部选举法规定,城乡按8: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把城乡选举人大代表的比例变更为4:1;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决定城乡按1:1的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行“同票同权”。

5/6,6/11,11/17,17/28,(  ) 
A. 28/42 
B...

4回答2013-06-09 14:48

回答共4条

  • 孟薇

    孟薇 2013-06-18 17:00

    选择c选项。分数数列。后一项的分子是前一项的分母,后一项的分母是前一项的分子加分母。选C。

  • 贾文彤

    贾文彤 2013-06-18 16:56

    选择c

  • 贾文彤

    贾文彤 2013-06-18 16:56

    选择c

炎热的夏季使人难以忍受,身强力壮的李刚躲进有空调...

2回答2013-06-08 23:31

回答共2条

  • 王月

    王月 2013-07-12 08:43

    选B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即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

  • msjin007

    msjin007 2013-07-08 15:22

    这是常识题吗?好生硬

出了刑事处罚以外,行政处分是保障公务纪律、维护国...

1回答2013-06-08 22:48

回答共1条

  • 王月

    王月 2013-07-12 10:52

    选AB行政处分有六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故选AB。

下列诗句末尾涉及秋天的是
A.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

3回答2013-06-08 16:48

回答共3条

  • 王月

    王月 2013-07-12 08:39

    选ABC。ABC均涉及到了秋天,D选项“寒菊已枯分正色,春兰未秀借幽香”形容寒梅,故为冬天。

  • 王月

    王月 2013-07-12 08:39

    选ABC

  • 史提芬Dean

    史提芬Dean 2013-06-29 15:21

    题目是问未涉及吧?

太阳能具有储量丰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是世界各国...

1回答2013-06-08 16:14

回答共1条

  • 王月

    王月 2013-07-12 10:51

    选C太阳能不具有稳定性和规律性,必须达到一定数值才可以利用。

美国和日本科学家近日通过分析采集来的三维地震数据...

1回答2013-06-08 11:55

回答共1条

  • 许丹丹

    许丹丹 2013-06-18 17:04

    这道题的文段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复杂的句子,主语是第一句话,即“美日科学家对太平洋底男孩海槽地壳结构的发现”,谓语和宾语是“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大规模海啸的规律”,而C项就是对文段的同义替换。所以答案选C。

环境污染己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科学家和环...

2回答2013-06-06 22:24

回答共2条

  • 王月

    王月 2013-06-18 17:03

    翻译推理题。题干:人类生存→从现在起重视环境保护。A正确。B项肯后肯前,错误;C项是联言命题,改变了题干的关系,错误;D项肯后肯前,错误。

  • 王月

    王月 2013-06-18 17:02

    翻译推理题。题干:人类生存→从现在起重视环境保护。A正确。B项肯后肯前,错误;C项是联言命题,改变了题干的关系,错误;D项肯后肯前,错误。

某班对50名学生进行体检,有20人近视,12人超重,4人...

3回答2013-06-06 19:11

回答共3条

  • 史提芬Dean

    史提芬Dean 2013-06-29 15:23

    这题心算都出来了

  • 孟薇

    孟薇 2013-06-18 16:43

    选择A选项。这道题是一道容斥原理的题目。二集合容斥问题。设 既不近视又不超重的人为x。50-x=20+12-4,尾数为0-x=0+2-4 推出x的尾数为2,选A。

  • 孟薇

    孟薇 2013-06-18 16:43

    选择A选项。这道题是一道容斥原理的题目。二集合容斥问题。设 既不近视又不超重的人为x。50-x=20+12-4,尾数为0-x=0+2-4 推出x的尾数为2,选A。

某单位200名青年职工中,党员的比例高于80%,低于81...

7回答2013-06-06 15:31

回答共7条

  • 15107128832

    15107128832 2015-09-15 14:54

  • 虎子

    虎子 2015-01-11 22:55

    这题选A、B、C、D任一个都没错,问题在于出题的想考答题的思路,按题意最少2个也符合题意。选D17人是中庸、平均思想;选A、B、C有创新理念,只是程度有差异。如是公务员考试,建议选D17人更符合当前国家现状。

  • 孟薇

    孟薇 2013-06-18 16:39

    选择D选项。这道题是一道最值问题。通过“200名青年职工中,党员的比例高于80%,低于81%”可以知道党员人数应该为161人,又因为“ 党龄最长的10年,最短的1年”并且题目中要求同一年入党的人尽量的少,我们应该使161人尽量平均的分布在这十年之中,分完之后还剩1人,那么这一人无论是在哪一年入党都会使那一年的入党人数达到17人。所以同年入党的人最少为17人。

某班有79%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75%的学生喜欢打乒乓...

2回答2013-06-06 11:19

回答共2条

  • 孟薇

    孟薇 2013-07-10 16:15

    原题应该是‘某班有70%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这样的话,选择C选项。题目求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中至少有百分之几喜欢打羽毛球,也就是既喜欢打羽毛球,又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最少有多少?根据容斥原理,喜欢打羽毛球 喜欢打乒乓球-两个都喜欢=总人数-两个都不喜欢,两个都喜欢=喜欢羽 喜欢乒-总人数 两个都不喜欢,由于喜欢羽,喜欢乒,总人数是一定的,所以要想让两个都喜欢的最少,我们只要让两个都不喜欢的最少,也就是为0就可以了。那么设总人数为100,喜欢羽的为70,喜欢乒的为75,两个都喜欢的最少为70 75-100=45人,也就是喜欢打乒乓球的学生中至少有45÷75=60%喜欢打羽毛球。

  • 史提芬Dean

    史提芬Dean 2013-06-29 15:40

    首先题的数据错误,原题是‘某班有70%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而不是79%(2013年浙江公务员考试题)。计算:取全班100人,根据问题取全班学生中没有一种运动都不喜欢这种情况,容斥定理:75 70-100=45人,两种运动都喜欢的,问的是占打乒乓球学生数的多少,即45/75=60%。选择C。

做这类题有什么诀窍没有?

55回答2013-06-05 10:10

回答共55条

  • 王月

    王月 2013-06-06 10:08

    这类题叫做空间重构题。我们根据特征面、向对面、相邻面进行分析和排除。本题答案是A。B通过向对面排除,C、D通过相邻面的相对位置和时针法排除。

  • 王月

    王月 2013-06-06 10:08

    这类题叫做空间重构题。我们根据特征面、向对面、相邻面进行分析和排除。本题答案是A。B通过向对面排除,C、D通过相邻面的相对位置和时针法排除。

  • 王月

    王月 2013-06-06 10:08

    这类题叫做空间重构题。我们根据特征面、向对面、相邻面进行分析和排除。本题答案是A。B通过向对面排除,C、D通过相邻面的相对位置和时针法排除。

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一般...

8回答2013-06-04 20:23

回答共8条

  • 许丹丹

    许丹丹 2013-06-06 10:16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归纳文段的主要意思。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是文段的“尼龙的强度非常大”是总论点,后面是用例子具体说明尼龙强度如何大的,尼龙做成丝可以怎么样,做成绳子怎么样,属于分论点,都是为了证明中心句的,它们本身不重要,中心句才是重点。而你所纠结的C项就是围绕分论点的选项,因此不能选。做言语题不能凭主观感觉,要客观理性地分析文段,从文段中找答案。

  • 许丹丹

    许丹丹 2013-06-06 10:15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归纳文段的主要意思。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是文段的“尼龙的强度非常大”是总论点,后面是用例子具体说明尼龙强度如何大的,尼龙做成丝可以怎么样,做成绳子怎么样,属于分论点,都是为了证明中心句的,它们本身不重要,中心句才是重点。而你所纠结的C项就是围绕分论点的选项,因此不能选。做言语题不能凭主观感觉,要客观理性地分析文段,从文段中找答案。

  • 许丹丹

    许丹丹 2013-06-06 10:15

    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要求考生归纳文段的主要意思。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一句是文段的“尼龙的强度非常大”是总论点,后面是用例子具体说明尼龙强度如何大的,尼龙做成丝可以怎么样,做成绳子怎么样,属于分论点,都是为了证明中心句的,它们本身不重要,中心句才是重点。而你所纠结的C项就是围绕分论点的选项,因此不能选。做言语题不能凭主观感觉,要客观理性地分析文段,从文段中找答案。

根据某市空气质量检测中心报告,今年该市空气质量良...

1回答2013-06-04 09:33

回答共1条

  • 王月

    王月 2013-06-18 16:54

    加强论证题。论点是:今年该市的空气治理初见起色。论据是根据某市空气质量检测中心报告,今年该市空气质量良好的天数与全年天数之比达到点55%,空气悬浮颗粒含量有一定降低。市民的意见反对此论点,因此选项中支持市民也就是反对论点的句子即可。C、D是说其他城市或者呼吸道问题,论题不一致,排除。A是反驳题目中的论据,即报告中今年和去年相比较的不科学之处,从根本上否定了论据。B说今年报告的不完整,没有A反驳的力度大。故而答案是A。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