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考地方公务员2012年本科毕业现在需要买些什么类型的...

1回答2012-10-08 15:19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10-09 10:47

    您好,一般公务员考试的内容是行测和申论,您可以选择行测和申论的书籍进行复习。华图有很多类型的书籍,您可以了解一下的

问下大家有关福建公务员考试的问题,我打算考春季省...

2回答2012-09-26 14:48

回答共2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10-08 09:10

    您好,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正常是没有单独地市开考的,都是全省统一的,每年分春秋两季。具体的考试的信息会在福建省公务员考录网上面体现,您可以关注一下这个网站公布的信息

  • daretian1359

    daretian1359 2012-09-27 14:54

    这个还是得问一下,有关部门,  

山西政法36题说的是跳进游泳池,只要半米深的水,前...

1回答2012-09-16 13:17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21 14:55

    您好,麻烦您把整个题目都写出来,这样可以更好的方便我们解答您的疑问

福建9.9(每日一练)语言理解题6 
“阴山以南。。。...

3回答2012-09-13 11:05

回答共3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3-07-10 14:20

    这道题是主旨概括题,引导词“在另一方面”很明显表并列,并列关系需要全面概括,前2句所讲的是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非常重要,“在另一方面”之后主要讲的是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汉族是非常重要的,D答案正是对全文的概括

  • awulbb

    awulbb 2012-09-19 10:35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片沃野,他们就能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片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阴山以南地区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B.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生存的依据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D.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都是极为重要的

  • chinakr

    chinakr 2012-09-13 15:30

    把完整的题目贴出来吧

下列不属于应对通货膨胀的措施是( )(华图巅峰冲刺...

1回答2012-09-11 15:58

回答共1条

  • 李敏

    李敏 2012-09-12 09:40

    您好,提高税率会导致商品的成本上升,表现为物价会进一步上升,并没有缓解通货膨胀。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过程中,如何阅读与把握材料里重...

2回答2012-09-10 17:29

回答共2条

  • 文武

    文武 2012-09-11 09:14

  • 调停者

    调停者 2012-09-10 17:31

    一、阅读材料要把握关键  阅读材料,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对给定材料进行仔细的分析阅读、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回答问题做好准备。  阅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屏障,必须谨慎对待。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将事实上升为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阅读材料时,重点是理解材料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忽视材料的形式。只有全面掌握材料的形式、范围和文体等,你才能准确理解命题者考察的思路,有效地把握住关键问题。否则,便会跑题,文不对题的现象在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屡见不鲜。二、阅读材料的原则  申论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所给资料的归纳总结的能力,然后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和可行性方案,并进行论述,这是申论考试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笔者提醒广大考生,申论所给资料的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考官的考查意图,广大考试不要忽视这一点,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提出如下建议供广大考试参阅:  1、选择性。试卷材料中很可能包含着多余的迷惑信息,如果你不能总体概括材料的真正含义,以及命题者的意思,而只是抓住“只言片语”,匆忙下笔,急于写作,往往就会陷入命题者设下的圈套,抓住芝麻,丢了西瓜,就很不值得了。  2、本质性。在拿到给定材料后,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快速的抓住材料的本质关键,找出给定材料的隐含信息,和命题者所要考察的本质意思,紧扣本质属性来拟题。  3、辩证性。在阅读中要注意把问题归类、归层;善于区分轻重缓急,善于捕捉材料之间的相同与区别之处;在阅读中要做到读懂、读深、读透。还要扩散自己的思维,列出几个可供自己选择的观点,然后找出一个对自己写作有利的角度去完成。这也是非常实效的做法,就是说,只要紧扣给定材料,写哪个角度对你有利,能使你发挥得更好,你就写哪个角度。三、阅读材料的技巧  1、透过现象看本质。考生不要被材料的表面意思所迷惑,你必须透过字面去理解其中蕴含的比喻或象征意义,这时你才能将事实上升为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考生一定要以避免在提出对策和可行性方案时犯就事论事的弊病。  2、运用扩展性思维,明确针对性。要使议论紧靠主题,阅读材料不仅要准确,而且还要深刻,这就要借助联想,把握议论对象概括的生活现象,从而明确文意的针对性。而一篇文章的议论总是有感而发的,而这感想又要针对实际,不能无病呻吟、无的放矢,所以,立意的针对性十分重要。  3、概括主题要忠于原文。阅读材料后的第二步就是概括主题,认真阅读材料后,抓住了材料的实质问题,以及摸透了考官的意思,那么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把你自己的位置放准确了。首先在提出问题时,个人定位要准确;其次是善于在阅读材料时抓住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办法;再次是你提出的意见和办法要合情、合理、合法。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上三个问题是否能做的很到位,会直接反应到你阅读材料时是否抓住了材料的关键所在,是否摸透了考官的意图。如果说你前面的问题都做到位了,那么后面的论述就轻而易举了。你自然就会针对给定材料,集中论点展开你的论述。你胸中有数,胸有成竹,那么自然就会做到中心明确,言语通顺,逻辑严谨说服有力,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甲、乙两架飞机同时从一个机场起飞,向同一方向飞行...

3回答2012-09-10 17:27

回答共3条

  • 防老年痴呆

    防老年痴呆 2012-11-12 14:11

    设甲增加速度x 则有方程: (300+x)*2=(340-300)*4+340*2 x=120 故而120+300=420

  • 王老师

    王老师 2012-09-11 09:48

    答案:D 考点:追及问题 分析:根据(乙机的速度-甲机的速度)×4,列式可求飞行四小时后它们相距的路程;先根据路程差÷时间,列式可求出甲机提高的速度,用两小时追上乙机的速度差,再加上乙机的速度即为所求. 解答:解:(340-300)×4,=40×4,=160(千米);160÷2+340,=80+340,=420(千米).答:飞行四小时后它们相距160千米,甲机每小时飞行420千米.

  • 王老师

    王老师 2012-09-11 09:47

    答案为:D

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写作才能做到论点新颖,有独到的...

1回答2012-09-10 17:21

回答共1条

  • 调停者

    调停者 2012-09-10 17:22

        在应试者水平差距不大的情况下,“新颖”可能是引起阅卷者注意的最强有力的“杀手锏”。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考官青睐。论点要做到“新”,需要培养以下两种思维:  (1)开放思维  开放思维与封闭思维相对,是运用联想的方式,根据事物的内在属性和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由事物的此面转到彼面、由甲事物转到乙事物。考生要带着解答申论问题的目的,在给定资料中进行广泛联想。从资料中找出解答问题的思路、方法、措施;也可在遵守题目和给定资料所限定的信息边界的前提下,不局限于资料本身,通过联想,从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中找出对作答有价值的相关理论或事实。  (2)逆向思维  运用逆向思维,是指从常规观点的反面立论。在申论较狭窄的作答空间内,运用逆向思维是兵行险招,虽可反向立论、出奇制胜,但应当慎重。考生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观点可以引申出反面观点,而且引申出的观点可能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观点不能从反面来引申观点,引申出反面观点必然是错误的。同时,要注意凡是现行的中央精神、现行的主流意识形态,均不可从反面引申观点。  例如,北京、广州等超大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如何发展或改革城市交通,成为各地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常规的思维是在现有交通体系内,就完善道路和轨道交通进行立论;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推出“要建设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新型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疏导交通压力”的观点,则破除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定式思维,新意自现。

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如何能更快、更好的把握储备知...

1回答2012-09-10 17:09

回答共1条

  • 三水兽

    三水兽 2012-09-10 17:10

        关注时事、把握政策、储备知识是提升申论成绩的三大法宝。申论不仅考察考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文字表达等基础能力,更要考察贯彻执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缺乏机关工作经验的广大考生来讲,这种能力就要通过有意识地关注和长期积累来实现。积累名言警句、标准表述来增强语言表达的规范性、生动性。把握理论政策、时事热点来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就业问题很重要”。这种表述很简单也很平淡,更缺乏吸引力。换个方式,引用温家宝的名言--“就业是民生之本”或者“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更关系一个人的尊严”。相同的概念用不同的文字表述,不仅增强了规范性、专业化而且也加强了表现力。又比如,怒江水电开发引起争议。有支持开发和反对开发两种观点。问题是:材料的观点是什么?很多考生读完通篇材料都没明白材料的观点即政府的观点是支持还是反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法:1、详细、反复通读材料,抓准材料内容。这需要掌握阅读材料的方法和技巧。2、以理论政策为依据,判断材料内容。科学发展观指出“第一要务是发展”。因为我国处于并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即使怒江水电开发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是水电开发会带来丰厚的社会经济效益,能够推进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支持开发怒江水电资源。材料内容非常明确,这就是理论政策对我们的帮助。即使没有详细、反复通读材料依然可以准确抓准争议型材料的内容。  储备材料对我们的作用体现在:第一,直接使用。一些标准表述、时事热点,作为论据可以直接用在文章中,增加语言表述的丰富性和生动性。第二,开拓思路。理论政策及社会热点可以帮助考生开拓思路,正确认识问题、准确把握要点,提出符合实际工作要求的可行性方案。

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做到文章写作内容充实?

1回答2012-09-10 16:59

回答共1条

  • 调停者

    调停者 2012-09-10 17:01

    内容充实,是指文章要论点全面、分析充分。    一是文章论点要全面。要求考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即总论点)的基础上要对中心论点进行深化和细分,提出分论点,以丰富中心论点的内涵。    二是分析充分,有理有据。这要求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观点阶段,还要对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比如分析观点提出的依据、现实的意义、面临的问题、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具体的措施等。需明确申论文章的写作目的是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而绝不是艺术创作甚至是无病呻吟。文章要写得切合实际、与时俱进,内容要全面详实,有分析有对策,要凸显出文章的实用性,彰显实干精神。分析要做到既有理论又有根据,既有给定资料提供的内容,又有自身积累的素材(名人名言、理论政策),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考生如何做到观点明确?

1回答2012-09-10 13:50

回答共1条

  • 三水兽

    三水兽 2012-09-10 13:51

        观点明确指文章必须有鲜明的论点,要让阅卷老师清晰地认识到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议论文不需要朦胧美,观点要“鲜明”,考生不仅要写出来,更要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到,明白。将观点浓缩成一句话、几个词,标题中要反映,作文的第一或者第二自然段就要亮出来。  要达到观点明确,可以两步走:一是要仔细审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围绕什么,作文的观点就抓住什么。二是要紧扣材料中出现的重要内容充分展开,可以将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作进一步升华。例如,从“朔州途径”中的“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此次山西煤炭资源大整合的主力军”这句话可以提炼出“技术中的自主创新”,由自主创新可以升华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问题。这样,文章的观点可以落实为“在煤炭资源整合中‘通过技术提升自主创新’”。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考生如何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作答...

1回答2012-09-10 13:43

回答共1条

  • 调停者

    调停者 2012-09-10 13:44

        结合经验,指的是答案不仅要充分结合材料内容,同时亦要融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阅历。有的题目中会有类似的要求,而有的则是隐性规定。通常除了归纳概括题之外,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提出对策题以及文章论述题都可能需要结合经验从而作出完整的答案。结合经验作答,就要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对政府处理相关事件的做法有所积累,对社会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公务员考试行测,对于资料分析题型,考生应如何快速...

1回答2012-09-10 13:25

回答共1条

  • 三水兽

    三水兽 2012-09-10 13:27

        在做资料分析题目时,考生需要把握以下两个环节:一是阅读速度。材料阅读作为资料分析解题的重要环节,考生在平时做题训练中应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达到节省有效时间的目的。二是速算能力。鉴于资料分析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针对不同的题型为广大考生总结四种阅读技巧,供考生参考:(1)图形要点抽取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  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懂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统计图样式多种,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2)综合分析法--综合性材料阅读技巧  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资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在理解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表格的各级标目和标题、图形的标题的基础上,弄懂整篇材料的含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表格或图形的某一点,即可获得相应数据。  特点: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的一种题目,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其考查的难点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3)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阅读技巧  文字快速定位法: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应查找上步提取的关键字,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可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特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字资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4)表格交叉项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  表格交叉项法: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的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表格的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它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的结合的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言语理解实战有哪些应对策略?

1回答2012-09-10 13:08

回答共1条

  • 调停者

    调停者 2012-09-10 13:09

        做完题目不是目的,而是要掌握做题思路和技巧。而这个题目题干的行文逻辑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它一波三折,曲线前进,但又不失全面和严谨。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一种行文的言语:(有时候+事实+一个判断)+(做出这样判断依据的概述)+(依据的展开,合情合理,做出和开头事实相关的一种假设,阐明之前判断的一样。“从……的长远利益来看,……还是值得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生考场有哪些实战应对策略?

1回答2012-09-10 13:06

回答共1条

  • 张瑶

    张瑶 2012-09-11 14:10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考试时间比较紧张,尤其是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这一块。那么建议大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现做资料分析的前4题,剩下时间的话再做数量关系题。在蒙答案的时候,不要再全部蒙C了,这个做法已经过时。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