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请问,凯恩丝主义是什么?

4回答2012-09-09 21:37

回答共4条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10 08:41

    您好,您说的是凯恩斯主义吧?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10 08:41

    您好,您说的是凯恩斯主义吧?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10 08:39

    您好,您说的是凯恩斯主义吗??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请问,或者p或者q 和要嘛p要嘛q是一样的吗?

4回答2012-09-09 19:35

回答共4条

  • rubyli1988

    rubyli1988 2012-11-19 16:54

    不一样涅,是要嘛P要嘛Q 要嘛P和Q O(∩_∩)O哈哈~

  • 防老年痴呆

    防老年痴呆 2012-11-12 14:30

    要么要么:必须一真一假,不能全真或全假或者或者:可以一真一假,也可以全真,但不能全假

  • 王玉

    王玉 2012-09-10 08:53

    二者的翻译形式是一样的。但是或者或者为真,P、Q至少有一个为真;要么要么为真, P、Q二者只有一个为真。

华图老师你们好:
华图2013年标准预测卷二的117题:...

1回答2012-09-08 23:30

回答共1条

  • fanfantao

    fanfantao 2012-09-09 19:55

    我个人感觉应该是第二种对。因为2004年-2009年是六年时间

公务员考试申论,申论正确作答有哪些原则?

1回答2012-09-07 18:07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18 13:46

    原则一:把握整体原则   最初阅读材料在头脑中形成的是一个小事件或者小问题,随着阅读的延续,就会发现后面的与前面的事件是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也可能在接受后面内容的过程中就忘记了前面的内容,所以第一遍阅读之后,在头脑中只是形成了一个个事件或感性的故事,彼此联系的结点还没有找到,这就需要再次阅读,甚至第三次阅读,只有全面掌握了给定材料的内容,才会感觉存在于不同段落之间的材料是相关联的,才能掌握材料的主旨,挖掘出真正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把握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层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化零为整,这样作答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否则,只能是答非所问,偏离主题。   原则之二:强调重点原则   强调整体原则侧重于把握给定资料的全面性,而强调重点原则所侧重的是给定资料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所强调的是什么,万学名师陈蓬认为在申论给定资料中,有些内容是为主要内容做铺垫的,有些属于过度的,有些是为了突出所要强调的观点,在阅读整个资料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琢磨给定资料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强调的重点。如2006年的申论给定资料中虽然D部长在线接受了众多网友的访谈,而且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所强调的重点是界定什么是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如何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2007年的申论给定资料谈到了石家庄关于农用耕地被征用的问题,首钢尾矿库的治理问题,江苏利用滩涂的做法,河南整治空心村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商品建设用地的问题,但重点强调的是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问题,是土地的持续利用问题。2008年的申论给定资料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介绍怒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态文化,修建怒江水电站的不同观点,国外发达国家对修建水库的做法和我国的做法等,但重点强调是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如何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的问题。强调重点原则,既指整个给定的资料,也包括给出的每一个段落,只要都照顾到了才能体现强调重点原则。   原则之三:过滤原则   既然给出的材料是庞杂丰富的,就不可能都是“金子”。实际上,命题者在命题时,在材料中故意设置了一些无用或者无关的材料,这些段落与材料的主题关联性不大或多是一些铺垫性的资料,或是给定资料中出现的是过多描述性的语言,真正反映主题的只是几个字或关键词就已经足够,所以在阅读材料中,应试者必须学会对材料的筛选和过滤,力争把那些迷惑、多余、无关的信息过滤掉,这里尤其要注意,如果材料的内容是反映两个以上的问题,更需要过滤,找出每一个段落应划归到哪一个问题上,在整体上理解的同时,抓住关键问题和信息,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否则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原则之四:强调普遍原则   申论的给定材料与高考的材料作文不同,高考的材料作文允许考生个性独立,发挥想象,甚至具有不同凡响的思维,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的资料是达芬奇学美术,老师不教给他画画的方法,只是让他不停的画鸡蛋,当达芬奇感到不可理解的时候,老师问他能不能从画出的鸡蛋里找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两个。对此,有的学生作文标题为“打好基础是关键”、有的是“圆的联想”,有的是“名师出高徒”,这是考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导致的结果,但是申论材料,虽然各个段落的意思不同,但应试者必须把握命题的初衷和考官的心思,决不能在做答中运用逆反心理,采用反向思维,运用发散思维,随心所欲的写作。阅读理解材料必须根据整体印象突出普遍原则,即一般人的理解和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原则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离材料提供的基本倾向和基调,否则,就与提供的参考答案相去甚远,分数不理想。

行测
在一个长60米,宽30米的鱼塘周围种树,每个角...

2回答2012-09-07 15:45

回答共2条

  • 防老年痴呆

    防老年痴呆 2012-11-12 14:16

    长边:栽种的树将岸边分成可(60/3=20)块,那么就有21棵,则两边有21+21=42棵   短边:栽种的树将岸边分成(30/3=10)块,那么就有11棵,则两边有22棵   另:计算长边时候已经算入了顶角的2个,则短边不再重复计算,短边剪掉4棵,计18棵   一共:42+18=60

  • 黄金勇

    黄金勇 2012-09-07 16:34

    这是环形植树,不需要-4。 如果是线性植树的话,两头都要植树,则要+4。现在要变成环形植树,四点重复再减去4,最后是不加不减,故为60.  

1,52,313,174,(  )A. 5 B. 515  C. 525 ...

3回答2012-09-07 14:56

回答共3条

  • 防老年痴呆

    防老年痴呆 2012-11-12 14:25

    52 5/2 余1 313 31/3 余1 174 17/4 余1 515 51/5 余1 这样,选B      

  • 黄金勇

    黄金勇 2012-09-07 17:12

    机械分组,自第二项起,用个位数去除剩余数字,所得余数均为1,B项满足这个规律

  • 乐活女王

    乐活女王 2012-09-07 16:28

    52 5+2=7  313 3+1+3=7     174  1+7+4=12   525  5+2+5=12  故选C 。

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多定义判断――对应性题目如何...

1回答2012-09-07 14:46

回答共1条

  • 萧烟2011

    萧烟2011 2012-09-07 14:47

        多定义判断是公务员考试定义判断部分的必考题型,也是特色题型。它是对既有的定义判断考查形式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原本仅存在于单一定义与选项间的比较成为了定义间、定义与选项之间、甚至选项之间的多重比较,是对考生面对大量繁复工作时的事物判断能力的一种考查。  对应型题目指的是,题干给出若干定义,通常是三个,同时给出与之相同数量的例证,要求判断例证与定义的对应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做这类题目时,由于选项中数字信息很多而且很相似,仅仅找到例证和定义的对应关系还不够,一定要仔细辨别选项中的例证和定义的序号,否则很容易产生错误。  解这类题目时常用排除法。排除法,即将典型例证与定义逐一对应,排除不符合定义范畴的例证。排除法是考生解题时经常会用的方法,在多定义题目中也一样,可以帮助考生快速剔除错误选项,是考生节省时间的利器。解题时可以依据自己较有把握的例证与定义间的对应关系对选项进行逐步排除,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的倡议书如何写,写作过程中应...

1回答2012-09-07 14:37

回答共1条

  • 萧烟2011

    萧烟2011 2012-09-07 14:39

        倡议书由个人或集体发出,作用是倡导某项活动,书写格式和一般书信大致相同,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直接写“倡议书”三个字,也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关于??的倡议书》。    2、称呼。写称呼是为了明确倡议的对象,一般要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亲爱的同学们”“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等。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3、正文。这是倡议书的主体,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要写明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发出什么倡议,倡议有哪些作用、意义。倡议书的发出旨在引起广泛响应,只有交待清楚举行次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信服并自觉地行动。第二部分写明倡议的体内容和要求做到的具体事项,如应开展怎样的活动、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价值和意义是什么等都必须一一写明。此外,倡议的具体内容最好分成条块写出,这样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4、结尾。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5、落款。在右下方署名发出倡议的集体或倡议者的姓名,另起一行署上发出倡议的时间。    6、此外,还有注意事项:    (1)内容应当符合时代精神,切实可行,与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    (2)交代清楚背景、目的,有充分的理由;    (3)措辞贴切,情感真挚,富有鼓动性;    (4)篇幅不宜过长。

老师您好,我的外省生源,户口有转至学校,但身份证...

1回答2012-09-07 09:34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07 13:57

    您好,正常是以户籍为准的,具体的您可以再向相关的考务部门再核实一下

老师您好,我们有同学因为身份证遗失,考前补办来不...

1回答2012-09-06 09:36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06 10:49

    您可以去补办临时身份证,到时候可以带临时身份证去参加考试的

老师您好,我今年9月份考福建省考的公务员,可是买书...

1回答2012-09-01 16:06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03 11:21

    您好,您用国考的材料复习也可以的,国考的难度会比省考稍大,但是知识点都是一致的,解题思路好方法都可以通用

2012福建省考少数民族如何加分?

1回答2012-08-28 16:55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8-29 10:08

    少数民族报考者报考少数民族自治乡(镇)机关或各级政府民族事务部门的,其笔试总成绩按照所报考职位公共科目设置总分的10%加分。符合加分条件的少数民族报考者,应在笔试成绩公布后5个工作日内,与报考单位所在的设区市公务员局联系,以进一步审核、确认。逾期不予办理加分手续。因少数民族报考者加分而引起的排名变化和进入面试的考生名单变化届时将在福建省公务员考试录用网上公布。

2012福建省考如何计算考试总成绩?

1回答2012-08-28 16:54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8-29 10:08

    1、报考者的总成绩按公共科目(A类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计算。 2、凡经批准进行专业考试的职位,均须在招考职位表中公布其专业考试的范围及成绩所占比重。有进行专业考试的职位,其总成绩按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的笔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分别占40%、30%、30%的比例合成。招考职位如对专业考试成绩或笔试、面试成绩所占的比例有特殊要求的,须经省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并在招考职位中公布。

2012福建省考面试前资格复核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回答2012-08-28 16:52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8-29 10:11

    您好,到时候面试之前,招考部门会通知进入面试的学员,带上需要的材料去指定的地点去参加资格复审的。一把情况,只要报名的时候填写的是真实的信息,按照要求参加审核就可以的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