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舍本逐末和缘木求鱼词义辨析

1回答2014-08-11 20:25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8-13 00:26

    参考答案:B题目详解:“如法炮制”指照着现成的样子做;“亦步亦趋”比喻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生搬硬套”指机械地模仿别人的经验,现在形容模仿者的愚蠢可笑;“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的本领忘掉了。题干指的是“有的地方只盯着别人”,缺乏主张,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所以应该是“亦步亦趋”。而“舍本逐末”指的是忘记根本。追求次要,符合文意表述。故选B

老师您好,想问您一道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目,...

1回答2014-08-08 17:01

回答共1条

  • 糊涂娃

    糊涂娃 2014-08-11 21:02

    选C。解析:本片段一共两句话。第一句话最后写“ 亟待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第二句话转到经济病毒现象产生以后“人们”和“有关方面”对其的态度。所以又是重视又是各方面对其关注,因此,本片段必然意在强调“经济病毒”不会长久。 “这种现象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曾经遏制过,再想遏制也是可以做到的。最大的干扰选项是B项。选择B项是对第一句话的错误认识。实际上第一句话的作用有以下几点:第一;引出经济病毒概念。从统计数字病毒入手推到经济中的统计数字失真,即:经济病毒。第二;根据经济病毒的危害引出经济病毒需要引起各方重视。所以根据这两点可知,第一句话的主要意图是指出经济病毒需要引起各方重视,而非是经济病毒的危害性。

公务员考试题解答疑惑

1回答2014-08-07 17:27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8-08 14:30

    文段举出在埃及,医师要依成法进行处方,不到第四日不得擅自更改处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成法”的重要性。接着由“从同样的理由来论证……凡是不凭感情因素治事的统治者总比感情用事的人们较为优良,法律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却是谁都难免有感情”可知,文段意在说明的是法治优于人治。故本题选A。

言语理解题中 排除部分很绝对的选项

1回答2014-08-03 09:10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8-04 14:18

    无论懒惰者还是勤勉者,养金鱼都不成问题。勤勉者可以每天换一次水,懒惰者尽可以一月一换。只是如果突然改变水的习惯,变一天为一月,或变一月为一天,金鱼都可能莫名其妙地暴亡。勤勉者据此得出结论:金鱼必须一天一换水,懒惰者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金鱼只能一月一换水。本文作者通过这段话最想传达给读者的观念是( )A.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更新观念B.勤勉者和懒惰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C.要想养好金鱼,必须了解和熟悉金鱼的习性D.生活必须流变和传承,固守与撕裂同样是危险的(要在继承中变化??稳中求变)[名师解析]文中只是对两种人在养金鱼的不同方法上所得出的两种不同的结论,即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并没有谈及更新观念问题,因而A错误。文中主旨也不是在评价勤勉者和懒惰者的做法是否正确或怎样养好金鱼,而是在向读者传达一个观念即生活应从不同的角度去流变和传承,任何固守和偏执都是危险的。故选D。

问一道言语理解题答案

2回答2014-07-31 10:46

回答共2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31 14:20

    瑞士人富而不奢 瑞士,堪称世界上的“首富”。这个国家的年人均收入高达3万多美元,名列欧洲第一,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其失业率仅3%;每千人拥有电冰箱640台、电视机410部、汽车480辆。可是在如此富有的国度里,人们从来不大手大脚,反而素以节俭闻名于世。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一双勤劳的手。”既然是靠双手挣来的财富,就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识,反映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瑞士的汽车普及率很高,平均两人就有一辆。按理说,对于富有的瑞士人来讲,买辆豪华的“奔驰”牌或“林肯”牌高级轿车不会有什么问题。然而,在瑞士的公路上行驶的大多是“丰田”、“雪铁龙”、“大众”及甲壳虫等普及型轿车。 瑞士被誉为“手表王国”,所产的“劳力士”、“梅花”、“雷达”和“欧米伽”等品牌手表名扬全球。以瑞士人的收入,花上几千元买块“劳力士”应该只是笔很小的开支。但瑞士人大都戴普通手表,有的年轻人戴的甚至是连穷国的人们早就不愿戴的塑料电子表。 在瑞士,即使百万、亿万富翁,也只有银行和税务局知道,没有人斗富摆阔。拥有亿万家产的,很可能就是一位身着普通服装在超市里挑选廉价商品的人。 精打细算、节约光荣在瑞士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为国民所自觉遵守。那里的餐厅不允许顾客浪费,要求吃多少买多少。对于浪费者,要处以罚款。一些初来乍到的外国人常因吃不完所购食物而被罚得十分尴尬。瑞士的大公司举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交流会,购买往返机票总是挑最便宜的航班,选择租金低廉、交通便利且能够代办午餐的旅馆作为会场;一日三餐都是固定的,要想多吃或另选佳肴,就得自己掏腰包。与会者根本不奢望主办者举行盛大的招待会,能够发给一支铅笔、一个笔记本,提供一杯咖啡就很不错了。 由于瑞士能源储量贫乏,因此政府非常重视研究和宣传各种节能方法。如一些报刊甚至教人们用节能法煮鸡蛋,即先在深平锅里盛好1厘米的冷水,然后把鸡蛋放入,水沸腾后即关掉电源开关,鸡蛋在锅里搁一定的时间,仍可煮熟。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可以节省一半的电能。如果按照每个瑞士人一星期煮一次鸡蛋计算,采用新方法全国一年节省的电能,足以满足一个3000人的城镇的全年用电。 瑞士人还很重视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城镇居民在清理垃圾时,总是把玻璃瓶、罐、塑料制品、旧报纸和无利用价值的垃圾分开,然后分别倒入指定的5类垃圾箱,以便回收和处理。由于长期坚持这种做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瑞士人富而不奢,堪称节俭“楷模”。他们的消费观念和做法,值得其他国家借鉴,更值得生活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及其公民学习。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31 14:19

    本题的主要内容是说富有的瑞士人并不买豪华的东西,这是富裕的瑞士人的生活,而且这种现象在瑞士很普遍,所以用“富裕的瑞士人”最恰当,答案是C。下面,我给你贴这个段落的原文。

答案与答案分析内容存在疑问

1回答2014-07-12 11:58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14 14:17

    你好,请把问题发送到华图图书编辑邮箱:htbjb2008@163.com,他们会及时回复你的。谢谢!

片段阅读中如何区分作者的观点,原文有作者观点也总...

1回答2014-07-09 19:06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10 11:45

    你好,给你推荐两篇文章,2014年公务员行测言语理解之片段阅读:http://bbs.huatu.com/thread-843683-1-1.html。片段阅读答题技巧:http://bbs.huatu.com/thread-843682-1-1.html

如何区分片段阅读中的举例子,我知道例如啊,还有什...

1回答2014-07-09 19:01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10 11:44

    文章所举例子的前面常有 “比如”“例如”“如”或某年某月等标志词语。举例子时,例句内容可以是任何英文字母,任何数字,任何相关的词语,短语,句子等等。

河南省考言语理解片段阅读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该...

2回答2014-07-07 18:04

回答共2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07 18:24

    我也可以给你提供下华图网校的2014河南省公务员笔试备考??片段阅读,网址:http://wenku.baidu.com/link?url=1S4nKN8iNVJ7ToRamGyeKh_Bg02WW0rZwsSkumzGSCS2qY5r3eyi2CY36NQqt8qMJ8pAugeZbMD5MflAD1jtw4ZA4CKz3viaABP-JAEJDgS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07 18:22

    你把你的标题精简整理一下,在百度搜下,就有很多复习试题及策略了

关于下半年联考和河南省考言语理解

2回答2014-07-04 17:02

回答共2条

  • suyuzhe123

    suyuzhe123 2014-07-07 18:01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7-07 11:31

    你看一下河南省的往年行测真题就知道河南省言语理解的大概考试题型了。关于下半年联考目前没有最新消息,但参考去年,应该在九月份考试。

如何能快速区分句子的结构

1回答2014-06-20 12:29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6-23 18:33

    主旨概括题提炼或者概括主旨句的时候经常用行文脉络法,所谓行文脉络也就是作者写作时候的文章结构,常见行文结构有五种,无外乎两个字:“总”和“分”,在公考文段中“总”一般为作者的核心观点或者解决问题的对策,“分”一般是用来支撑作者的核心观点或者对策的部分,也就是用来支撑“总”的观点或对策的辅证文字,公考文段中,常见的辅证类型主要有五种:反面论证、背景铺垫、援引观点、说明原因、举例论证。其实很多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文段从内容上来看我们都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核心内容部分,主要是作者的核心观点或者是解决问题的对策;一部分是辅助论证部分,也就是我们现在介绍的这五种辅证。道理很简单,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通常是先有核心观点,以其作为文章的大框,再通过各种辅证来支撑核心观点,使文章丰满,有血有肉。而考试的时候我们需要逆向思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文章中的辅助性文字从文章中剥离出去。那么,要准确的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对五种常见的辅证的特点有较深的了解。1.反面论证。反面论证通常跟在主旨句之后,主要是从反面说明正面观点的权威性和合理性的。常由“否则”、“不然”、“如果不”、“如果没有”等词引导。当正面观点存在时,反面论证的文字我们通常可以略读,加快阅读速度。2.背景铺垫。背景铺垫通常出现在文段的开头,多为社会事实的客观论述,社会现状的阐述等。背景铺垫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时间地点做状语,放在文段的开头作为客观事实的论述;二是形势分析3.援引观点。公考当中很多文段开篇先援引别人的观点,借此引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援引别人的观点一般不重要,考试当中我们可以略读此部分文字。援引观点的标志比较明显,如:双引号,名人格言等。5.举例论证。举例论证也是比较常见的辅证类型。通常用于举例支撑作者的核心观点,举例的特征比较明显:“比如”、“例如”、时间、年命、地名都是较为常见的举例文字。五种辅证的特点比较明显,较好区分,所以划行文脉络时只需要把这些内容看成“分”的部分,剩下的观点和对策看成是“总”的部分即可。

如何提高言语理解的正确率

2回答2014-06-20 10:48

回答共2条

  • suyuzhe123

    suyuzhe123 2014-07-04 17:54

    那在哪找类似的题型呢,从哪里弄啊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6-20 16:08

    看对应省份的真题,最近三四年的言语理解真题都弄出来研究下,多找些类似的题型练习。

这道题有歧义,选B选C都不对?

3回答2014-06-15 22:08

回答共3条

  • httk_8501679

    httk_8501679 2014-06-17 14:51

    我也支持选B

  • httk_8482983

    httk_8482983 2014-06-17 14:28

    此题选B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4-06-16 13:38

    华图公考论坛:http://bbs.huatu.com/很高兴为你解答: B[解析] 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公司在信中指出了这个年轻人的不足,年轻人在接到公司的信后,随即写了感谢信,这表明年轻人处理问题的良好态度,因此,被公司录用,B为正确答案。这段话表明了态度的重要性。A项,青年人给公司写信的行为并不能说是无意的,而是有意为之。C过度引申,因为这段话并没有说明年轻人因为谦虚而获得了什么知识,没有说明“谦虚”和“获得知识和尊重”之间的关系。D项,文段中年轻人的文字功底并不好,因此D项与文意是相反的。所以选择B选项。

考试这题网上答案都不统一

1回答2014-05-18 17:07

回答共1条

  • 沈瑛

    沈瑛 2014-08-25 14:10

    C。文段先说满足时代需求的就是好学术;之后举例说胡适适合当时时代趣味,所以胡适那一派学术在当时吃香。关键词:时代、学术

我想请教顾斐老师的问题

0回答2014-04-15 15:17

回答共0条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