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华图问知 > 省公务员 > 辽宁 > 言语理解 >在国家法律明令保障妇女权益的今天,公开歧视女性的现...
13941753009

在国家法律明令保障妇女权益的今天,公开歧视女性的现...

在国家法律明令保障妇女权益的今天,公开歧视女性的现象虽然并不突出,但隐性的性别歧视却屡见不鲜。一项调查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有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经历。这些是导致青年知识女性职业自信心减弱、成就动机弱化的重要社会原因,也是部分青年知识女性不得不通过婚姻来逃避就业的主要原因。  这段文字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A.性别歧视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B.性别歧视是部分青年知识女性通过婚姻来逃避就业的重要原因C.性别歧视的隐性或公开存在是青年知识女性成就动机弱化的重要原因D.性别歧视在国家法律明令保障妇女权益的今天依然存在

问题类别:省公务员问题状态: 已解决 地区:辽宁浏览1443次2014-02-17 10:32

条回答

鄢玲
积分438

答案:C。解析:意图判断题。从行文脉络上看本文段是分总结构,前两句是分的部分,在说明目前存在公开和隐性的性别歧视,最后一句用指代词这些和结论性引导词“导致”得出结论,这些性别歧视致使青年致使女性在成就动机弱化。A选项中的就业难在文段中没有提及,引申过度。B选项中的性别歧视主体错误,这段文字的主体是性别歧视的隐性或者公开存在,所以相对于C来说,C选项更优。D选项至是分的部分,没有体现出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0评论 0支持

分享到:

2014-02-19 08:48

ht_9768621
积分3210

答案:C。解析:意图判断题。从行文脉络上看本文段是分总结构,前两句是分的部分,在说明目前存在公开和隐性的性别歧视,最后一句用指代词这些和结论性引导词“导致”得出结论,这些性别歧视致使青年致使女性在成就动机弱化。A选项中的就业难在文段中没有提及,引申过度。B选项中的性别歧视主体错误,这段文字的主体是性别歧视的隐性或者公开存在,所以相对于C来说,C选项更优。D选项至是分的部分,没有体现出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同学更多问题咨询,可添加华图老师微信18842866004进行咨询,验证信息:备考方向-城市-名字

0评论 0支持

分享到:

2017-05-14 09:41

相关问题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