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大学生村官、选调生
科目:言语理解
地区:四川
国家公务员 省公务员 事业单位 在职公务员 招警法检 农村信用社 大学生村官 军转干 政法干警 社会工作师
北京 广东 深圳 山东 青岛 江苏 辽宁 大连 江西 云南 浙江 安徽 芜湖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邵阳 山西 陕西 吉林 吉林市 广西 贵州 黑龙江 新疆 四川 天津 福建 厦门 海南 重庆 宁夏 甘肃 青海 西藏 内蒙古 呼伦贝尔 上海 不限 更多>
1回答2014-03-07 17:00
张玲 2014-05-22 11:25
同学您好!根据文段信息我们可以知道 “反对给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李华晋升为教授”是张教授的意见,而对于张教授反对李华晋升的意见,其他人是持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其他人事赞成李华晋升教授的。而正是由于其他人反对自己的意见(不赞成李华晋升),张教授最终退出了会议。题干文的是张教授的意见,所以选择B。
1回答2014-03-06 19:30
张玲 2014-05-22 13:05
1回答2014-03-06 19:23
张玲 2014-05-22 11:45
同学您好!典型主旨题就是指的主旨概括题,“隐含倾向”的表面主旨题、和“表面倾向”的隐含主旨题实际上指的是意图判断题。其实主旨题和意图题很多时候是有交叉点的,但是两者有时候又是两种不同的题型。意图判断题是要求考生在阅读文段后判断作者写这段话的目的、意图、出发点。可以说意图判断题是在主旨概括题基础之上的一种题型,因为要判断一个人说话的目的、意图,首先要把握这个人说话的主要内容,所以我们做所有的意图题第一步都是要准确的找打文段的主旨,把握作者说话的主要内容,然后再来判断意图。在判断意图的时候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可以把意图题当成主旨题来做。第二种情况,不能把意图题当成主旨题来做。要对上述两种情况准确区分,我们主要是从文段文体区分入手。总体上来看,除去故事寓言类,意图判断题文段的文体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说理性文章,包括说明文和议论文两类。说理性文章一般作者会在文段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作者的核心观点也就是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就是作者说话的意图。这类意图判断题我们均可当成主旨概括题来做。 二.社会问题类。社会问题类的文段,一般在文段中都存在着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或者阐释一个亟需关注的社会现象。这类的意图判断题我们可以细分为三种情况: 1.文段有问题,且文段中直接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其当成主旨题来做,直接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就是文段的主旨句作为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 2.文段有问题,选项无对策。这类文段通常交代某一个社会问题,但是无论是文段本身还是选项中都没有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时我们可以把其当成主旨概括题来做,概括问题本身即可。 3.文段有问题,选项中有对策。有些意图题的文段中陈述了某一社会问题,但是在文段中没有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而是在选项中给出了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为意图题这时我们要优先选择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对策项,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是主旨题,此时我们一定不要选择解决问题的对策项。这也是主旨和意图差别最大的地方。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兑换100元代金券
兑换50元代金券
兑换30元话费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