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休假是与工作相对应的另一端。休假的本义,并非仅仅...

1回答2012-10-18 15:39

回答共1条

  • 段莉

    段莉 2012-10-19 08:58

    D。文段谈论的主要是休假与自由的关系。“休假的本义,并非仅仅是得到休息以便更好的工作,而是在终日挣得温饱的工作压力之外,获得一种自由。”是文段的主题句,也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所以本题应该选择D.

200年前的3月25日,英国议会通过了禁止本国船只贩运...

1回答2012-10-17 09:09

回答共1条

  • 段莉

    段莉 2012-10-19 09:02

    C【解析】“然而这些活动所传达的声音却迥然不同”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后文将围绕该句展开介绍,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请问今年下半年的四川省考言语判断还考不考病句判断...

1回答2012-10-13 08:48

回答共1条

  • 李晓都

    李晓都 2012-10-15 11:17

    学员你好,去年下半年的省考考了病句判断,今年上半年的联考没有。所以今年下半年的省考也并不能确定,复习的话还是全面一点比较保险。

华图每日一练言语部分第24篇。五个题目答案到底是什...

3回答2012-10-10 17:49

回答共3条

  • 刘小春

    刘小春 2013-02-06 13:12

    亲爱的华图学员,您好!   建议您把相关题目传上来。   感谢您华图问之系统支持与关注!                                                          --北京分校  葛欣

  • zhangshujun

    zhangshujun 2012-11-22 13:40

    网址不清晰,建议在群里专业老师

  • bianjie2012

    bianjie2012 2012-10-13 10:36

    把题目上传下

可是这段话的主语明显是我国的中产阶级啊?用老师教...

2回答2012-09-13 21:59

回答共2条

  • 李敏

    李敏 2012-09-14 09:04

    请您将具体的题目发上来,我们来为您分析一下。

  • 王老师

    王老师 2012-09-14 08:43

    您好,您的这个问题题目不全,因此我们无法做出准确的答复,至于老师的方法做错了题目,我想还是没有综合考虑老师授课的知识。

福建9.9(每日一练)语言理解题6 
“阴山以南。。。...

3回答2012-09-13 11:05

回答共3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3-07-10 14:20

    这道题是主旨概括题,引导词“在另一方面”很明显表并列,并列关系需要全面概括,前2句所讲的是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非常重要,“在另一方面”之后主要讲的是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汉族是非常重要的,D答案正是对全文的概括

  • awulbb

    awulbb 2012-09-19 10:35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要占领了这片沃野,他们就能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如果他们失去了这片沃野,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据,史载“匈奴失阴山之后,过之未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因。在另一方面,汉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也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论点,即(     )。  A.阴山以南地区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B.阴山以南的沃野是游牧民族生存的依据  C.阴山以南的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  D.阴山以南的沃野对游牧民族和汉族都是极为重要的

  • chinakr

    chinakr 2012-09-13 15:30

    把完整的题目贴出来吧

【每日一练】四川9.8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答案...

1回答2012-09-08 21:51

回答共1条

  • 王玉

    王玉 2012-09-12 09:34

    你能把具体的题目发过来吗?

怀特海说: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

3回答2012-09-07 22:14

回答共3条

  • ht_67539728

    ht_67539728 2018-01-25 19:18

    一蹴而就是否定成语,一般前面都有“不能”,“不是”这样、的字眼,再就是根据词意,一蹴而就更合适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10 10:41

    您好,不知道您在哪里看到的答案,咱们华图给出的答案就是C项的一蹴而就。根据怀特的话,说明的是好想法的产生不是一下子就产生的,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能表达这层意思。轻而易举只表达了这件事很简单,没有“一下子就成功”的含义。信手拈来多形容写作时运用材料、驾驭语言随意自如,可排除。  

  • pk1986pk

    pk1986pk 2012-09-08 11:46

    你想一下,999和1000是什么关系,概率,而所有的答案中只有D符合上文说的概率情景。

这几个题目问法是不是不一样的?要怎么选?
1. 作者...

3回答2012-09-07 22:11

回答共3条

  • 孙一丹

    孙一丹 2013-09-02 10:59

    . 作者意在说明?2.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属于意图判断题。3. 文段主旨是?4. 主要强调的是?属于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是把握文段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一般找文段主题句或者进行归纳总结。意图判断题作者的意图分两中,,一种是隐含在文字中,需要把握主旨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意图,根据材料类型判断,如材料提出一个社会现实问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是寓言故事,一种是直接诉诸于文字中,即找到主旨即可。十年国考几乎只有一两道出现问“主旨”和问“意在说明”或者“主要强调的是”选的是不一样的答案的情况(如发明家在逆境中奋斗真题)但目前越来越少。

  • zhangshujun

    zhangshujun 2013-02-07 10:38

    亲爱的华图学员,您好!   本题答案:不一样 【解析】1. 作者意在说明?2.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属于意图判断题。3. 文段主旨是?4. 主要强调的是?属于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是把握文段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一般找文段主题句或者进行归纳总结。意图判断题作者的意图分两中,,一种是隐含在文字中,需要把握主旨的基础上揣摩作者意图,根据材料类型判断,如材料提出一个社会现实问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或者是寓言故事,一种是直接诉诸于文字中,即找到主旨即可。十年国考几乎只有一两道出现问“主旨”和问“意在说明”或者“主要强调的是”选的是不一样的答案的情况(如发明家在逆境中奋斗真题)但目前越来越少。   感谢您华图问之系统支持与关注!                                                            --北京分校  解倩

  • 邵老师

    邵老师 2012-09-12 09:44

    不一样。1. 作者意在说明?2. 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属于意图判断题。3. 文段主旨是?4. 主要强调的是?属于主旨概括题。主旨概括题,一般要忠于原文,不能引申。意图判断题作者的意图分两中,,一种是言外之意,需要引申,根据材料类型判断,如材料提出一个社会现实问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一种是言内之意,即找主旨即可。对于并列结构的文段,此时不需引申,归纳概括即可得出作者的意图,因此上题选择D项。

金鱼那道题,答案不是很明白

2回答2012-09-04 19:32

回答共2条

  • chinakr

    chinakr 2012-09-05 08:32

    把答案、选项都解析都贴出来吧,或者把页面链接贴出来。

  • zhangyuezhu999

    zhangyuezhu999 2012-09-04 19:32

    D

罗斯福在就任总统之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有一次,...

1回答2012-09-04 18:02

回答共1条

  • houmn

    houmn 2012-09-05 13:37

    答案是B。文段的小故事体现了罗斯福的睿智和幽默,A项的“迂回”在文中无从体现;C项文段中罗斯福没有泄密,故而并未表现出“灵活变通”;D项“不欲”与文段内容不符。故本题应选B。

科学传播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谁这样想,谁就会...

1回答2012-09-04 14:19

回答共1条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04 17:04

    您好,误解就是指错误的理解,而曲解指不顾客观事实歪曲原意,有主动为之的含义。这里对科学没有主观要去歪曲其含义的意思,只是理解错误,故用误解较好,曲解语义过重。

如何提高选词填空正确率

1回答2012-08-31 15:54

回答共1条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8-31 16:14

    你好,选词填空属于言语理解与表达里面很难的一部分。可以从感情色彩、搭配、语体风格、语义轻重等方面入手,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华图的模块宝典。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多做题,多总结,多积累。平时多看一些规范的新闻也是很有帮助的。希望此答案对您有所帮助。

其实,很多历史文化遗址,何止“普通”,有的甚至已...

3回答2012-08-29 21:37

回答共3条

  • 周瑞娟

    周瑞娟 2012-11-06 16:05

    你好。选择A。 第二空,“见证岁月的保护”明显优于“表现岁月的保护”。前者会更书面。 第一空上,光彩会起到承接作用。即能“然而”针对前面的“陈旧颓破”,又能说明后文中提到了历史遗址包含的内在“历史”含义。

  • caizang7

    caizang7 2012-08-29 23:22

    我觉得这道题区分点是后一个空,表现岁月明显不如见证岁月通顺吧,前面一个空,之前有说“陈旧破败”,和它对应的说这件东西“光彩如新”比较好吧0 0,咳,个人看法

  • caizang7

    caizang7 2012-08-29 23:21

    我觉得这道题区分点是后一个空,表现岁月明显不如见证岁月通顺吧,前面一个空,之前有说“陈旧破败”,和它对应的说这件东西“光彩如新”比较好吧0 0,咳,个人看法

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已就发展低碳经济达...

1回答2012-08-29 11:46

回答共1条

  • 段莉

    段莉 2012-08-29 11:52

    答案:D 根据第一空,首先排除C,再看ABD,第一空后面的两个分句分别交待了手段和目标,所以横线上的词语不能重复为手段或目标,排除AB,因此答案为D。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