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考生如何做到观点明确...

1回答

回答共1条

  • 三水兽

    三水兽 2012-09-10 13:51

        观点明确指文章必须有鲜明的论点,要让阅卷老师清晰地认识到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论述的,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议论文不需要朦胧美,观点要“鲜明”,考生不仅要写出来,更要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到,明白。将观点浓缩成一句话、几个词,标题中要反映,作文的第一或者第二自然段就要亮出来。  要达到观点明确,可以两步走:一是要仔细审清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围绕什么,作文的观点就抓住什么。二是要紧扣材料中出现的重要内容充分展开,可以将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作进一步升华。例如,从“朔州途径”中的“拥有先进开采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优势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是此次山西煤炭资源大整合的主力军”这句话可以提炼出“技术中的自主创新”,由自主创新可以升华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问题。这样,文章的观点可以落实为“在煤炭资源整合中‘通过技术提升自主创新’”。

公务员考试申论作答,考生如何结合自身经验...

1回答

回答共1条

  • 调停者

    调停者 2012-09-10 13:44

        结合经验,指的是答案不仅要充分结合材料内容,同时亦要融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阅历。有的题目中会有类似的要求,而有的则是隐性规定。通常除了归纳概括题之外,综合分析题、应用文写作题、提出对策题以及文章论述题都可能需要结合经验从而作出完整的答案。结合经验作答,就要对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对政府处理相关事件的做法有所积累,对社会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体会。

公务员考试行测,对于资料分析题型,考生应...

1回答

回答共1条

  • 三水兽

    三水兽 2012-09-10 13:27

        在做资料分析题目时,考生需要把握以下两个环节:一是阅读速度。材料阅读作为资料分析解题的重要环节,考生在平时做题训练中应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快速阅读的能力,以达到节省有效时间的目的。二是速算能力。鉴于资料分析计算量大、时间短的特点,考生应加强速算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解题。针对不同的题型为广大考生总结四种阅读技巧,供考生参考:(1)图形要点抽取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  图形要点抽取法: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懂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统计图样式多种,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2)综合分析法--综合性材料阅读技巧  综合分析法:快速浏览资料,重要的是抓住文字、图形、表格两两之间或者三者之间的关联点。在理解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表格的各级标目和标题、图形的标题的基础上,弄懂整篇材料的含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表格或图形的某一点,即可获得相应数据。  特点:综合资料是将文字资料、统计图和统计表两种或两种以上综合在一起,同时出现的一种题目,增加了考试的难度,其考查的难点在于弄清文字、表格或者图形的实际含义和彼此之间的内在关系,特别是事理关系和数理关系。(3)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阅读技巧  文字快速定位法: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由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对应查找上步提取的关键字,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可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特点: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文字资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含量大,数据关系复杂。文字资料基本上是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组成,可借用语文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4)表格交叉项法--表格型材料阅读技巧  表格交叉项法: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特点:这种方法适用于表格材料,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的数据和注释等组成的。表格的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它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的结合的描述。

公务员考试行测,行测言语理解实战有哪些应...

1回答

回答共1条

  • 调停者

    调停者 2012-09-10 13:09

        做完题目不是目的,而是要掌握做题思路和技巧。而这个题目题干的行文逻辑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它一波三折,曲线前进,但又不失全面和严谨。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一种行文的言语:(有时候+事实+一个判断)+(做出这样判断依据的概述)+(依据的展开,合情合理,做出和开头事实相关的一种假设,阐明之前判断的一样。“从……的长远利益来看,……还是值得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生考场有哪些实战应对策...

1回答

回答共1条

  • 张瑶

    张瑶 2012-09-11 14:10

    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考试时间比较紧张,尤其是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这一块。那么建议大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现做资料分析的前4题,剩下时间的话再做数量关系题。在蒙答案的时候,不要再全部蒙C了,这个做法已经过时。

请问,凯恩丝主义是什么?

4回答

回答共4条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10 08:41

    您好,您说的是凯恩斯主义吧?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10 08:41

    您好,您说的是凯恩斯主义吧?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 何凤芝

    何凤芝 2012-09-10 08:39

    您好,您说的是凯恩斯主义吗??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请问,或者p或者q 和要嘛p要嘛q是一样的吗?...

4回答

回答共4条

  • rubyli1988

    rubyli1988 2012-11-19 16:54

    不一样涅,是要嘛P要嘛Q 要嘛P和Q O(∩_∩)O哈哈~

  • 防老年痴呆

    防老年痴呆 2012-11-12 14:30

    要么要么:必须一真一假,不能全真或全假或者或者:可以一真一假,也可以全真,但不能全假

  • 王玉

    王玉 2012-09-10 08:53

    二者的翻译形式是一样的。但是或者或者为真,P、Q至少有一个为真;要么要么为真, P、Q二者只有一个为真。

(1)硕士三年毕业,按照本科学历报考,硕士...

5回答

回答共5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13 08:49

    您好,层工作经历,是指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是指具有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它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报考中央机关的人员,在地(市)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这个您可以参考一下

  • 黄金勇

    黄金勇 2012-09-11 12:28

    你好,现在公务员报考一般只能以最高学历报考,硕士原则上不能以本科学历报考,博士也如此。

  • 黄金勇

    黄金勇 2012-09-11 12:27

    你好,现在公务员报考一般只能以最高学历报考,硕士原则上不能以本科学历报考,博士也如此。

华图老师你们好:
华图2013年标准预测卷二...

1回答

回答共1条

  • fanfantao

    fanfantao 2012-09-09 19:55

    我个人感觉应该是第二种对。因为2004年-2009年是六年时间

公务员考试申论,申论正确作答有哪些原则?

1回答

回答共1条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18 13:46

    原则一:把握整体原则   最初阅读材料在头脑中形成的是一个小事件或者小问题,随着阅读的延续,就会发现后面的与前面的事件是不同的或者相反的,也可能在接受后面内容的过程中就忘记了前面的内容,所以第一遍阅读之后,在头脑中只是形成了一个个事件或感性的故事,彼此联系的结点还没有找到,这就需要再次阅读,甚至第三次阅读,只有全面掌握了给定材料的内容,才会感觉存在于不同段落之间的材料是相关联的,才能掌握材料的主旨,挖掘出真正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材料过程中必须把握整体性原则,把握给定资料的主题和层次,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立体的印象,化零为整,这样作答起来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否则,只能是答非所问,偏离主题。   原则之二:强调重点原则   强调整体原则侧重于把握给定资料的全面性,而强调重点原则所侧重的是给定资料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所强调的是什么,万学名师陈蓬认为在申论给定资料中,有些内容是为主要内容做铺垫的,有些属于过度的,有些是为了突出所要强调的观点,在阅读整个资料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琢磨给定资料想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强调的重点。如2006年的申论给定资料中虽然D部长在线接受了众多网友的访谈,而且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所强调的重点是界定什么是社会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如何应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2007年的申论给定资料谈到了石家庄关于农用耕地被征用的问题,首钢尾矿库的治理问题,江苏利用滩涂的做法,河南整治空心村的问题,长江三角洲商品建设用地的问题,但重点强调的是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问题,是土地的持续利用问题。2008年的申论给定资料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包括介绍怒江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生态文化,修建怒江水电站的不同观点,国外发达国家对修建水库的做法和我国的做法等,但重点强调是如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如何坚持保护与开发协调统一的问题。强调重点原则,既指整个给定的资料,也包括给出的每一个段落,只要都照顾到了才能体现强调重点原则。   原则之三:过滤原则   既然给出的材料是庞杂丰富的,就不可能都是“金子”。实际上,命题者在命题时,在材料中故意设置了一些无用或者无关的材料,这些段落与材料的主题关联性不大或多是一些铺垫性的资料,或是给定资料中出现的是过多描述性的语言,真正反映主题的只是几个字或关键词就已经足够,所以在阅读材料中,应试者必须学会对材料的筛选和过滤,力争把那些迷惑、多余、无关的信息过滤掉,这里尤其要注意,如果材料的内容是反映两个以上的问题,更需要过滤,找出每一个段落应划归到哪一个问题上,在整体上理解的同时,抓住关键问题和信息,这样,就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否则就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原则之四:强调普遍原则   申论的给定材料与高考的材料作文不同,高考的材料作文允许考生个性独立,发挥想象,甚至具有不同凡响的思维,如有一年的高考作文的资料是达芬奇学美术,老师不教给他画画的方法,只是让他不停的画鸡蛋,当达芬奇感到不可理解的时候,老师问他能不能从画出的鸡蛋里找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两个。对此,有的学生作文标题为“打好基础是关键”、有的是“圆的联想”,有的是“名师出高徒”,这是考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导致的结果,但是申论材料,虽然各个段落的意思不同,但应试者必须把握命题的初衷和考官的心思,决不能在做答中运用逆反心理,采用反向思维,运用发散思维,随心所欲的写作。阅读理解材料必须根据整体印象突出普遍原则,即一般人的理解和大众化的思维方式,强调普遍原则就是要求考生不能偏离材料提供的基本倾向和基调,否则,就与提供的参考答案相去甚远,分数不理想。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