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华图问知 > 国家公务员 > 北京 > 言语理解 >#2013国考真题# 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
坚守幸福

#2013国考真题# 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

尽管诗歌绝无翻译的可能,却大有翻译介绍的必要。有多位前辈时贤对诗歌翻译理论不乏鞭辟入里的_______。然而,何谓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却______。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不易之论 各持己见B. 远见卓识 众说纷纭C. 真知灼见 各执一端D. 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

问题类别:国家公务员问题状态: 已解决 地区:北京浏览16334次2012-11-27 17:20

条回答

刘小春
积分45678

亲爱的华图学员,您好! 本题答案 D 【解析】前空需要填入一个表示是很好的理论的词,AD两项均是“不需删改的精彩论述”的意思,可以入选。C项也暂时无法排除。 B项的远见卓实跟鞭辟入里矛盾,鞭辟入里是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再从第二空来看,诗歌翻译的形式上应该是大家各有各的看法,而没有相互争执的含义。 各执己见和各执一端都表示大家相争不下,与文义不符。故排除AC。   感谢您对华图问之系统支持与关注!                                                          --北京分校  李溱蓁

0评论 0支持

分享到:

2013-02-06 17:12

小森林
积分4

D【解析】不刊之论 见仁见智。第一空中需要填入一个可以说明有些诗歌翻译理论是非常精确、鞭辟入里、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不刊之论”符合文义。第二空中是说明现在很多人对于“诗歌翻译的理想形式”的看法是不同的,“见仁见智”符合文义。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0评论 0支持

分享到:

2012-11-27 17:37

相关问题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