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请问大师专题库怎么进

1回答2015-04-09 22:35

回答共1条

  • 华图公考论坛

    华图公考论坛 2015-04-10 09:42

    华图砖题库网址:http://tiku.huatu.com/index.php?mod=administration&act=index

联考真题 网上答案不一样

12回答2013-03-28 16:41

回答共12条

  • 太阳

    太阳 2015-10-27 17:18

  • 小闫

    小闫 2013-06-12 19:04

    B选项应该是原文的意译,大家没有看到嘛?

  • xuyang900812

    xuyang900812 2013-04-02 09:53

    很明显选c 看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可得出

行测资料分析趋势判断试题解题要点有哪些?

1回答2012-09-18 17:15

回答共1条

  • 安知如心

    安知如心 2012-09-18 17:16

        1.根据给出的“时间序列”数据来判断整体的变化趋势,很多信息是可以从材料中得到的;解题时首先要根据题干的关键词查找到相关数据,然后再根据数据的趋势判断整体的趋势;  2.根据给出某一个事物的变化趋势,判断在这种趋势下某一数据的变化,首先要确定变化的量是哪个,预测的是哪个时期,然后判断该量的变化结果。如根据上一年的增长率,判断按照此增长率,下一年的情况。  解趋势判断题时,首先判断属于以上哪种情况,再根据这两种情况的对应方法进行判断。

某人开始说:“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大家都会同意...

1回答2012-09-18 16:58

回答共1条

  • 黄金勇

    黄金勇 2012-09-21 12:12

    D。“我想没有谁不会不同意的”等价于“没有谁会同意的”,即不同意。与:“你的这个意见很好,我想大家都会同意。”矛盾。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具体的分数是怎么算的?是不同模...

3回答2012-09-16 21:48

回答共3条

  • quechangmian

    quechangmian 2012-09-17 13:35

    这个是不公开的

  • 曹明惠

    曹明惠 2012-09-17 09:51

    公务员考试每个题的分值是不公布的,题目的分值是按照出错率来计算的,不同题目分值是不一样的。

  • 蒋策

    蒋策 2012-09-17 09:09

    您好,是不同模块的每小题的分值是不一样的

将4封信投入到3个不同的邮筒,若4封信全部投完,且每...

2回答2012-09-14 17:28

回答共2条

  • 李婥

    李婥 2012-09-17 10:06

    本题是计数问题,根据题意,一定有一个邮筒中有2封信,其他2个邮筒各一封信,于是可以分成两步:先从四封信中出去两封放在一起,共有6种方法,再将三组进行全排列,共有6种方法,所以最终有6X6=36种投法,选B

  • 张瑶

    张瑶 2012-09-17 10:03

    四封信投到三个信箱中,每个邮箱至少一封信,需要将4封信分成2,1,1三组,有C(4,2)=6种方法,然后三个元素全排列,有A(3,3)=6种,故总共有6*6=36种方法

言语理解模块中的词句理解型题目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

1回答2012-09-14 14:11

回答共1条

  • 泸州瞻容

    泸州瞻容 2012-09-14 14:12

        词句理解型题目考查的是考生对文段中含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句子的理解。二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1.语境分析法  从语境角度去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主要要学会联系上下文、联想文段背景、把握标点提示。  (1)联系上下文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所考查的词语或句子的含义常常是对其本身的含义进行引申,或是临时被赋予更为深刻的含义,这时必须通过将词语或句子放至整个文段中,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2)联想文段背景  每一个文段都有自己的写作背景,因此在解答词句理解型题目时,可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来判断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也就是所谓的“由事及义的联想”。“事”是与词句理解相关的种种事实,了解这些事实有助于理解重要词句的含义。  (3)把握标点提示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有些标点本身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能够指引我们在文段中找到词语或句子的准确含义。冒号、破折号在句中一般起注释作用,其后的内容是解释说明的内容。因此,若在所考查的词句后面出现了冒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要加以重视。  【例题1】 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就越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  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    )。  A。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 B。误用联想意义  C。用字太俗滥 D。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  解析:本题答案为D。“流弊”指相沿下来的弊端。题目问“流弊”的具体所指,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文段说的是联想起于习惯,而习惯喜欢走熟路,而熟路走的人多,越走越平滑俗滥,从而导致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由此可知,文中“流弊”具体指的是“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即选项D。A项“像走熟路那样使用联想”比较空泛,没有点明“流弊”。B项在文中的位置是在“流弊”之前,是“流弊”产生的原因,不是所指内容。C项,由“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可知,“用字太俗滥”是举的例子。  【例题2】  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解析:本题答案为B。由题干可知,鲁迅先生所说的是辛亥革命(即文中“国民革命”)之后的事情。分析背景知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因此C项说法是不正确的。根据常识判断,A、D两项说法也不正确。故B为正确答案。  2.修辞提示法  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有些词语或句子会运用修辞手法,这时在理解词句含义时结合修辞手法的特点来分析,对解题助益良多。  词句理解六辞格,喻象反双借与对。  比喻关键找本体,象征则要看对象。  如果理解反语意,褒贬互换要记牢。  双关你要想一想,到底它双的是啥?  借代种类有很多,抽象意义最常考。  对比要比比变化,还可已知推未知。  【例题3】 社会上的各种传言和议论,有的是无中生有,有的是空穴来风,我们要善于思索和分辨。  文中“空穴来风”的意思是(    )。  A。有洞穴没有风进来,比喻无原由的事  B。有洞穴就有风进来,比喻事情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  C。好像洞穴中的风一样飘忽不定,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D。好像洞穴中的一股风,它是朝着某个方向吹去的  解析:本题答案为B。很多考生望文生义,容易错选A。但如果能从修辞手法入手,即使不知道“空穴来风”的意思,也可以选出正确答案。由“各种”、“有的……有的……”以及“分辨”可知,原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就是说两个“有的”为矛盾对立的双方。由此可推断出:“空穴来风”的意思与“无中生有”相反。而“无中生有”的意思很好理解,即把没有的说成有,凭空捏造,毫无原由。四个选项中与此意思相反的只有B。  3.层次划分法  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主要针对的是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题目。所谓从句子结构入手分析也就是常说的划分句子层次。一般而言,在词句理解型题目中,划分句子层次只要抓主干(主谓宾)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题目不需要仔细划分句子层次,只需理清各分句间的关系,就可以迅速得出答案。  【例题4】  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  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  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  解析:本题答案为D。“过渡阶段”所在原句为“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删掉用作修饰的词语,剩下的主干为“居住方式视作过渡阶段”,由此可快速锁定答案为D。

老师,言语理解中实词的辨析是重点吗?应怎样复习呢...

1回答2012-08-11 17:21

回答共1条

  • 李敏

    李敏 2012-08-14 09:41

    你好!言语理解中的实词辨析部分所占的比重在各类考试中各不相同,具体要结合自己所报考的考试类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拿国考来说,每年有20道题目是逻辑填空,其中实词辨析与成语辨析杂糅的情况逐年增多,难度有所增大,建议认真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多练习自己从语境中寻找提示信息的能力,根据语境的提示信息辨析选项中的词语,辨析时主要从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义轻重,搭配习惯等方面入手。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