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新123 的回答:    阅读材料,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对给定材料进行仔细的分析阅读、理解、把握,以确定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主要观点、主要问题,从而为下一步回答问题做好准备。  阅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第一道屏障,必须谨慎对待。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将事实上升为观点,由具体问题上升到本质属性,把分散的事物综合为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阅读材料时,重点是理解材料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忽视材料的形式。只有全面掌握材料的形式、范围和文体等,你才能准确理解命题者考察的思路,有效地把握住关键问题。否则,便会跑题,文不对题的现象在历年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屡见不鲜。

1 回答 申论

2012-09-18 17:38

苏绣新123 的回答:     申论中有部分题目需要考查考生更高层次的能力,因此在这些题目中,一部分答案要点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来,一部分答案要点还需要考生进行适当的引申发挥。但是这种引申发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进行适度推断或阐释。因此,这些题目的答案要点还是不能脱离给定材料。

1 回答 申论

2012-09-18 17:31

苏绣新123 的回答:     1、首先要明确出题者的本意不是让考生来花费大量时间计算,题目多数情况是一种判断和验证过程,而不是用普通方法的计算和讨论过程,因此,往往都有简便的解题方法。    2、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通过练习,总结各种信息的准确含义,并能够迅速反应,不用进行二次思维。    3、努力寻找解题捷径。大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盲目计算可以得出答案,但时间浪费过多。直接计算不是出题者的本意。平时训练一定要找到最佳办法。考试时,根据时间情况,个别题可以考虑使用一般方法进行计算。但平时一定要找到最佳方法。    4、通过训练和细心总结,尽量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    5、通过练习,针对常见题型总结其解题方法;    6、学会用排除法来提高

1 回答 行测

2012-09-18 17:20

苏绣新123 的回答: (一)在哲学中,考查的基本理论的内容较多  1、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2、坚持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唯物论是辩证法的基础,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必然要求,唯物论和辩证法始终贯穿于认识论之中。  3、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特别是坚持方法论与具体材料的统一。(二)测查用哲学理论来分析实际问题。哲学中,通过一些名言警句来测查哲学原理的考查方式较多,如以下这道题: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的角度看,这首诗表明:  A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B人们对同一事的反映是有差别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D诗人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就需要考生对于基础理论有一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来分析实际问题

1 回答 行测

2012-09-18 16:34

勇敢的心 的回答: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例题】甲、乙、丙、丁是思维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已知:(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的传记是畅销书。(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下面哪一选项正确的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 )A. 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是舞蹈家B. 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C. 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D. 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答案】B   【解析】题干涉及了人物(甲、乙、丙、丁)和职务(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两类元素,且四个选项都是对所有人物与职务对应关系的判断,较为复杂。因此,由题干条件直接出发,使用排除法应该是最快的。根据题干“(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可知甲和丙都不是歌唱家,所以排除A、C选项;再根据题干“(2)画家曾经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可知乙不是画家,对照选项,即可排除D三项。

1 回答 行测

2012-09-18 17:05

勇敢的心 的回答:     要明确政府的基本职能: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这个点经常会考到,考生要能做到区分这四大职能。关于公务员的一些基本知识还是需要大家下点力气掌握的,里面包括招考公务员的一些基本程序、实习期限、公务员的三种交流方式等等,尤其是最后的知识点是高频考点。还有最后的一个点就是关于公务员的一些惩罚措施也就是行政处分,里面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此外考生还需要特别了解关于村民委员会的性质、与乡政府的关系等等的知识。

1 回答 行测

2012-09-18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