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时 的回答: 此题考查整除思想。1、2、3、4、5……100.第一次拿走所有的奇数位置上的骨牌,留下的数字满足可以整除2;第二次则满足整除4;依次类推第N次满足整除2的N次方。最后一张骨牌的编号即满足剩下的数中有一个数可以整除2的N次方。100/2的n次方=1 还有余数,则N最大为6,最后剩下的数为2的6次方:64.

2 回答 行测

2012-09-12 17:07

王滢 的回答: 答案选:C 解析: A.高温超导体是指其超导临界温度在摄氏零度以上  错误 应该是零下 B.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度达到纳米级而原有性能保持不变的材料  物理性质改变 化学性质不变 C.杂交水稻是通过基因重组改变睡到的基因来提高产量的 这个有点问题的,杂交水稻利用的是基因突变产生的变异高产抗病矮株水稻,然后通过基因重组(杂交)产生具有亲本形状的植株  但是此题倾向于选择这个D.转基因食品是指转移动植物的基因并加以改变,制造出具备新特征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微生物或者病毒的基因都可以转进食品原料的基因中去

2 回答 行测

2012-09-12 16:59

王滢 的回答: 一、年均增长率的概念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区分开年增长率、年均增长率以及年平均增长率这三个概念,年增长率是我们最常见的,是考试的重点,它指的是末期增加值与基期的比值,表示的是相邻年份的增长情况,通常来说针对的是某一年,如2006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增长率=增加量/基期=(末期-基期)/基期。 年平均增长率与年均增长率在近几年考试中的区分性已经很小,在这里我们也就不做区分了,免得更加混乱,在下面的讲解我们就将这两者统一为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表示的是一段时间的某个指标的增长情况,我们用专业一点的术语表达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第1年为M,第n+1年为N,若N/M=(1+r)n,则称r为第1~n+1年的年均增长率,如2006~2011年某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对应的公式就是年均增长率= r=-1。我们先看个例题。 ************************************************************************* 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访问量,以平均每月递增12%的速度上升。目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对GDP的贡献达到7%,而未来三年有可能达到15%。 例:2001年以来,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访问量的年平均递增速度是(    )。 A.1.1212     B.1.1212-1     C.0.1212     D.0.12 【分析】这个试题就是考察的年均增长率,题目变化一下

1 回答 行测

2012-09-12 16:51

华图忠实学员 的回答: 我觉得 选A

2 回答 行测

2012-09-12 16:39

宋不挑 的回答: 采分点有两大要求:一是采分点要来源于材料,二是采分点要言简意赅。  专家经过多年的申论研究发现,采分点都是有关键词的,其中的大多数都是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关键词或字眼,或者只需要稍加整理即可。这与“到材料中找答案”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采分点基本上直接来自于给定材料,即使不能直接从给定材料中得出,也能通过理解和分析给定材料,间接得出答案的采分点。  采分点的个数一般不会少于5个,而申论前面几道题作答字数大多在200~400字左右,每个采分点的字数大约在15~40个字左右。用15~40个字表达一个要点或一层意思,这就要求考生的采分点一定要言简意赅,尽量用几个关键词将采分点表达出来,不能出现过多描述性或数字性的词语,也不能照搬材料大段原文,以节省篇幅书写其他采分点,避免因字数受限而导致遗漏采分点的情况。

1 回答 申论

2012-09-12 14:05

宋不挑 的回答:    (1)数字推理复习关键是在多做题的同时注重总结数字规律。单看数字规律并不能提高解题水平,数字直觉和运算直觉培养都离不开实践。   (2)数学运算的复习就是要熟悉各种计算技巧。对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一定要熟悉,并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解题速度,在此基础上深入掌握综合题型,顺应各省省考新趋势。数学运算常考的5种题型一定要清楚,如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溶液问题,最值问题,费用问题等;数学运算常用的5种方法一定要熟练,如赋值法,代入法,比例法,数字特性法,列表法等。  (3)资料分析一定要培养快速阅读能力和速算能力。这类题并不难,对这一部分一定要认真研读权威教材的速算技巧,以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快速解题。

1 回答 行测

2012-09-12 13:54

豫汐 的回答:     跳读,即专门寻找所需资料的一种阅读方法,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为将某些内容跳过去不读。要想抓住材料要领、掌握给定资料要点,那种按顺序逐条阅读材料、归纳每条材料的意义,甚至细致到归纳材料每一段的段意的方法,在申论作答时间有限的条件下是不现实的。阅读材料必须有选择性地阅读,要把浏览、跳读同精读、标注、摘要的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合理分配时间、精力,不延误作答进程。  【适用对象】  跳读法的主要适用对象是大段的数据材料。给定资料中出现的数据较常采用罗列的形式,内容较多且难懂,如果仔细阅读必然会耽误考生较多的时间,影响后面题目的作答。因此,在阅读此类包含大段数据的材料时,应当有选择性地阅读要点,将大段体现问题或论证问题的数据跳过去不读,既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也有利于考生掌握文章的重

1 回答 申论

2012-09-12 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