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兵0812 的回答:

2 回答 申论

2012-09-12 14:07

道号无涯子 的回答:     查找并归纳出要点,是作答归纳概括题型的基础。要点有显在的、直接体现于文句之中的,但多数情况下,要点代表着资料的内在意义,隐含于材料的深层与核心,需要借助适当的方法,使深藏不露的要点得以浮现,为整理加工形成答案提供依据。  阅读申论给定资料、掌握资料内容主旨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抓关键词,抓住了关键词,就等于抓住了资料的要点,对把握资料精神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关键词是给定资料中出现频率高、与题目要求有内在关联的实词,对资料中的词语出现次数进行定量分析,计算、比较不同词语在资料中出现的次数,是找出关键词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考生可以通过在材料上标注、圈点、勾画等方法查找高频实词,看哪些词出现的次数最多、频率最高;进而对高频词比较意义、权衡轻重,看哪些词语同题目有内在关联、对理解材料有实质意义,其中哪个词意义更为关键,即可判定为关键词,从而准确定位关键词,把握材料的主旨和要点。

1 回答 申论

2012-09-12 13:56

道号无涯子 的回答:   词语中附着的人们对所描述对象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一般分为: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    【示例1】 “节约”VS“吝啬”  ①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节约。  ②这个人平时一个钱也舍不得花,真吝啬。  上述两个句子虽然只有最后一个词语不同,但表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情感:①句因“节约”为褒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赞扬;②句因“吝啬”为贬义词,所以表达的是作者对“这个人”的排斥。  【示例2】 “美英联军”VS“占领军”  美英在伊拉克的军队,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全都称为“美英联军”,而伊拉克100多家各种背景、各种色彩的报纸全都称其为“占领军”。  “美英联军”是个中性词,没有什么感情色彩,而“占领军”显然是个贬义词,包含了伊拉克人民对美英在伊军队的敌对、排斥情绪。两个称呼反应的是西方媒体与伊拉克人民完全不同的立场。

1 回答 行测

2012-09-12 09:56

王滢 的回答: 定义判断是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给定标准定义进行判断的能力。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然后再对该概念进行定义,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件或行为。题干中给出的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考查的目的不是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考的是考生的一种领悟能力,是一种严格理解和规范理解的能力。从严格上说,定义判断题型的难度很小,如果考生在平时稍加练习,掌握做题规律,考场上认真审题,完全属于拿分题型。但很多考生却花了大量时间用在这种题型的复习上,效果并不一定很好。 为什么?主要是考生对定义判断理解存在以下几大误区:    误区一:定义判断和知识面成正比     很多人认为知识面越宽,定义判断答对的成功率越高,事实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定义判断和知识面没有关系,如果以专业的眼光来做定义判断的话,反而不利于快速作出正确判断。     误区二:定义判断需要专门辅导     考生掌握了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并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定义判断的解题方法    做好定义判断题的关键在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如果能够区分开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则正确答案就不难得到。     解答定义判断题时,应试者应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 具体如下:    其一、找准关键词。每个定义判断的短文中,都有1至数个关键词,应试者一定要找准,才能找出正确的选项。     其二、仔细审题。看问的是肯定型判断还是否定型判断,不然容易找错选项,尤忌将否定型的当成肯定型的去选答案。     其三、不要怀疑定义的正确性。应试者如果一味“钻牛角尖”,认为定义是片面的,那就不易找出正确答案了。

2 回答 行测

2012-09-12 17:00

歪道道 的回答:     对于由相近的一组数相加的计算题,解答时可选择一个中间数作为计算基础,通过“移多补少”变加为乘,能使计算简便。例: 计算(4845+4847+4836+4838+4840+4839+4842)÷7    分析和解 例1括号内是7个相近的数相加,按顺序排列可知中间的数是4840,以4840为基数,可作如下计算:     原式=[4840×7+(5+7-4-2-1+2)÷7=4841

1 回答 行测

2012-09-12 16:40

歪道道 的回答:     快读,即快速阅读,也叫浏览式阅读,就是一目十行地大致看一下给定资料所包含的内容,并从材料中提炼有用信息。  【适用对象】  快读法的适用对象是案例和故事。这一类型的材料通常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这些案例和故事在给定资料中的主要作用是反映问题和蕴含对策,因此不能跳读或略去不读,但是这些案例和故事中较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叙述故事,对作答没有直接帮助,所以可以较快阅读。

1 回答 申论

2012-09-12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