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问知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

1回答2012-09-18 16:42

回答共1条

  • 唐艳

    唐艳 2012-09-18 17:58

    齐桓公,选择答案C。

某人做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时,把一个乘数的个位数5误...

3回答2012-09-18 10:01

回答共3条

  • vshjhj

    vshjhj 2012-09-18 20:07

    一个数看做3,一个看做8,相差为5,乘积相差120,所以另外一个数是24.然后552除以24等于23,再672除以24等于28,所以可知这个数是25.最后乘积600

  • vshjhj

    vshjhj 2012-09-18 20:00

    585.也可以被3整除

  • 周瑞娟

    周瑞娟 2012-09-18 11:36

    整出特性。 两个错误的乘积都能被3整除,可以推断出两个正确的乘数中肯定有一个3的倍数。 看错的*3,*8不能同时成为3的倍数(两个数字之间差为5),那么另一个乘数肯定是3的倍数。 所以,正确的乘积肯定是3的倍数。选择D。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如何计算非闭合路径货物集中问...

1回答2012-09-13 17:01

回答共1条

  • 常洁宝

    常洁宝 2012-09-13 17:02

    当需要用优化的方法把货物集中到一个节点上的时候,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货物流通的方向:1、判断每条“路”的两侧的货物总重量,在这条“路”上一定是从轻的一侧流向重的一侧。2、适用于“非闭合”的路径问题,与各条路径的长短没有关系;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从中间开始分析,这样可以更快得到答案。

公务员申论作答,怎样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

1回答2012-09-13 14:15

回答共1条

  • 常洁宝

    常洁宝 2012-09-13 14:15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社会问题存在的原因来自多个方面。因此,考生在分析问题时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加以进行。  譬如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涉及的“土地征用与土地的持续利用”问题,就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政治角度分析,某些政府角色定位错误,直接参与其中,从中谋取私利,或在态度上倾向企业一方,严重影响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  从经济角度分析,最大的问题是征地赔偿与征地收益之间存在巨大的差额,不符合价值规律,势必造成社会矛盾;  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利益,引起了失地农民的不满,导致了冲突、上访等社会现象;另外,要清醒认识粮食安全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要解决好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

请问几年的四川考题会出现数字推理题吗?我买的画图...

1回答2012-09-12 19:57

回答共1条

  • 杨小娇

    杨小娇 2012-09-13 09:34

    学员你好!近两年的国考和联考都没有出现数字推理题,但今年下半年四川不参加联考,因此考查数字推理的可能性很大。建议做好此类题型的复习。

为什么我提的问看不到答案,怎么点不开

2回答2012-09-11 22:31

回答共2条

  • 王滢

    王滢 2012-09-12 11:41

    您好,由于访问人数较多,遇到上网高峰期会出现网页滞后的现象,给您造成不便,请谅解,请您放心,我们也会不断的完善我们的网页,我们的老师都会很专业和负责的回复学员的每一个问题,非常感谢您对华图的信任和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 chinakr

    chinakr 2012-09-12 08:51

    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上网高峰期访问人数多的时候,华图问知打开速度比较慢,有的时候半天页面打不开。现在速度挺快的-_-!

省考为省市县乡四级联考,那市级还会单独考不?

2回答2012-09-10 22:05

回答共2条

  • 李敏

    李敏 2012-09-11 10:33

    目前,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有市考之外,其他地方都采取省考的形式。

  • 学习师

    学习师 2012-09-11 09:54

    您好,福建省内一般各个市不单独组织公务员考试,福建省内的公务员考试是全省统一的

申论考试作答过程中,如何让标题更加简明精练?

2回答2012-09-07 18:10

回答共2条

  • 李晓都

    李晓都 2012-09-10 10:30

        学员你好,涉及到“标题”的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文写作,一种是大作文。    在公文写作中,一般题干都会提供标题,例如2011年424联考中,要你”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里题目已经给出;同时也有要求自拟标题的公文写作题,如2010年国考地市级的试卷中,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这里的标题就可以简单的用“关于……的宣传纲要”。    而在大作文中,也有给出标题的情况,如2011年424联考要求“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对于要求自拟标题的作文,则可以采取几种方式来选定标题,一是截取文中出现关键字词,例如2009年国考提到解决粮食问题“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那么题目就可以围绕“政策”和“科技”来拟定;二是套用古诗词,同样以2009年大作文为例,有的考生就套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并改写成“稻花香里说丰年,政策科技是关键”;三是套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如温家宝的“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四是引用网络和社会的热门词汇,但这个风险比较大,用的不合适会给人一种太过随意的感觉。    总体来说,拟定标题常用的就是以上四种方法,在写作时锻炼多想几个,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

  • 米粒的忧伤

    米粒的忧伤 2012-09-07 18:10

        标题不宜过长,因此语言要简明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力争用最少的词句表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让简短的一句话包含尽可能多的信息。“简明精练”的具体表现,一要言简意赅,二是包含必备的信息。

公务员考试申论,如何从材料中的得到答案?

2回答2012-09-07 18:06

回答共2条

  • 李晓都

    李晓都 2012-09-10 10:42

    学员你好,能从材料中得到答案的一般都是概括题。分析题和对策题有时能从材料中找到一部分答案,而另外的则要靠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引申。在材料中找答案,其实就是阅读、理解材料,找出关键词句的过程。这要求考生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的材料。如果题干提到“根据给定材料2,概括出……”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就在材料2中去找;而如果题干是“给定材料2中提到……请你概括……”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就要从全文来找。一般来说,从材料中找答案的题目都不会太难,考的不是思维的深度,而是广度。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全面。

  • coco7373

    coco7373 2012-09-07 18:07

        依据材料,是指考生在作答申论试题时不能天马行空、脱离材料,答案要点应依据给定材料提炼或分析得出。依据材料是申论作答的重要原则,考生作答时应时刻牢记。

公务员行测数量关系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如何找寻其规...

1回答2012-09-07 17:53

回答共1条

  • coco7373

    coco7373 2012-09-07 17:54

    概率=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  这个公式中,满足条件的情况数和总情况数的算法源于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考生根据题意判断即可,而对于分情况概率和分步骤概率的解法,也是脱胎于排列组合问题,分类用加法,分步用乘法,因此有了这两个公式:  总体概率=满足条件的各种情况概率之和;  分步概率=满足条件的每个步骤概率之积。  以上是概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下面通过一道典型例题来讲解下概率问题的解题思路,题目是这样出的:  小王开车上班需经过4个交通路口,假设经过每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分别为0.1、0.2、0.25、0.4,则他上班经过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是(    )  A.0.899 B.0.988               C.0.989 D.0.998  这道题问4个路口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有两种解法:一种是分情况讨论,分别算出一处绿灯,二处绿灯,三处绿灯,四处绿灯的概率,然后相加即可;另一种方法是逆向思维法,上文中反复提到,概率问题是排列组合的延伸,排列组合是概率问题的基础,而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常用到这样一个公式:  满足条件的情况数=总情况数-不满足条件的情况数  而在概率问题中,这个公式也能适用,具体公式为:  某条件成立概率=总概率-该条件不成立的概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总概率指的就是全概率,就是1,落实到这道题中,“至少有一次遇到绿灯的概率”的反面情况就是“一次绿灯都遇不到的概率”,即“全遇到红灯的概率”,而“全遇到红灯的概率”是指先后四个路口均遇到红灯,是分步概率,等于0.1×0.2×0.25×0.4,而答案就是1-0.1×0.2×0.25×0.4,等于0.998,选D。总结下这道题,解决这道题我们运用了分步概率计算和逆向思维的思想,考生务必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概率问题的考察点愈广愈难,涉及到几何概率,期望概率等,以后出现高等数学中的概率知识也未可知,要解决好这类问题,考生一方面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好排列组合以及本文所提到的基本概率知识,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考生要加强概率方面的知识储备,达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境界

公务考试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对于哲学方面的问题考生...

1回答2012-09-07 17:48

回答共1条

  • 米粒的忧伤

    米粒的忧伤 2012-09-07 17:50

       考生注意用哲学原理来分析具体问题,尤其是用辩证法原理来分析问题,是常考点。

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如何正确把握题目,巧择标...

1回答2012-09-07 14:48

回答共1条

  • 米粒的忧伤

    米粒的忧伤 2012-09-07 14:50

    一、涵盖文段的核心内容    前文已经讲了,加标题题是一类主旨型题目,那么一个文段的标题首先就必须做到“题文一致”,即所选标题必须能够体现文段的主旨。因此,考生选出的答案,既不能偏离文段核心内容,也不能随意根据文段内容进行推断、猜测,必须紧扣文段主旨,这是解答这类题目的首要要求。【例1】自2004年6月26日开始,6家环保NGO发起的“26℃空调节能行动”已经起航5年,但在今夏用电高峰期,北京大多数室内空调的温度都在23℃~25℃,个别甚至低于20℃。事实上,如何推进环保运动的持续性一直考验着NGO的行动能力。而在偃旗息鼓的背后,更涉及南北气温差异,行动的具体效果引起争议等的NGO协调问题。今夏电力仍旧紧张,多家NGO均表示,虽然自身暂时没有相关计划,但如有同行呼吁,他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参与。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A.偃旗息鼓的26℃行动B.NGO行动能力下降C.偃旗息鼓的背后D.今夏电力紧张使得26℃行动偃旗息鼓【解析】这是2010年下半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道题目,它的提问方式直接表明这是一道加标题题。这则文段先阐述了“26℃空调节能行动”失败这个事实,后面具体分析原因,文段重点阐述的就是“26℃空调节能行动”失败了这个事实,与之符合的答案就是A。这则文段中并没有讲“行动能力下降”,只是讲“考验着NGO的行动能力”,B说法在文中缺乏依据;C说法过于笼统,根本没有体现文段的论述主体“26℃空调节能行动”;文段中并没有说“电力紧张”与“26℃行动偃旗息鼓”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说法在文段中缺乏依据。因此,这道题的正确答案就是A。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就贯彻了文段的标题必须“涵盖文段的核心内容”的要领,从而得出了正确答案。二、言简意赅,生动易懂。标题是对文段内容的高度概括与浓缩,因此考生选出的标题,表述必须准确无误,能够恰到好处地表达文段的主要内容;同时,文段的标题一般都需要短小精悍,用较少的字数将文段中的信息体现出来。考生在选择文段标题时,表述模棱两可、字数冗长的选项一般不选;除非文段论述的是相关题材,具有方言、专业术语的选项一般也不选。【例2】一个人离开你的视线,只消失几秒钟,你便会给他一个评语,正视的时候却不行。聪明的人。一定把背后比前脸看得更加重要。这背后就是自己的一个雕像,雕塑是由别人操作的材料和尺度则完全由自己提供,我们不奢望把每个人塑造成完人,但至少自己“走过去”别让别人戳脊梁骨。最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A.看好你的背影B.背影比前脸更重要C.人过留名,雁过留声D.背影是一个人的德性和名声【解析】这是2009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道题目。题目所给文段属于论证式结构,强调了“背影”的重要性,文段的主旨为最后一句话,意在提醒人们要塑造好自己的“背影”,但观察四个选项,发现A、D两项都强调

公务员考试行测,考前两周考生应如何复习、巩固?

1回答2012-09-07 14:45

回答共1条

  • coco7373

    coco7373 2012-09-07 14:46

        临考前,考生要重点做好有关知识的巩固和梳理工作,查缺补漏,巩固记忆强项,强化复习中的弱项和欠缺。每天保证有效学习时间,但不要搞“疲劳战术”,通过合理规划、科学作息,确保复习实效。

科学家发现,一种“个子”高高、具有装饰作用的植物...

1回答2012-09-07 14:35

回答共1条

  • 杨小娇

    杨小娇 2012-09-10 14:33

    学员你好,此题的提问方式是主旨概括,但纵观几个答案,D不是文段重点,A、B没有点出芒草的作用,C项虽然有推断的成分,但的确是最接近文段主要意思的一个答案。芒草能够持续提供数量可观的能源,既经济又环保,由此可以推断芒草是一种节能的资源。

每年公招考试的职位表都是这样,所以不好区别究竟是...

2回答2012-08-29 20:41

回答共2条

  • 杨小娇

    杨小娇 2012-08-30 09:23

    在职位表里面,如果没有任何标注,就属于正式公务员编制;如果注明是“参照公务员管理”,一般来说属于事业编制。

  • hexinhong2012

    hexinhong2012 2012-08-29 20:42

    请问老师:公招职位表里面有些注明“参照公务员管理”,有些又没有注明,如何报考具有正式公务员编制的单位?谢谢!

一周话题更多>>

一周话题

“问知”平台最新推出《一周话题》精品栏目,小编每周会为大家整合最新的网络热点话题,提供更高质量的内容。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交流沟通,在这里交友聊天,分享彼此的经验见解……[详细]

我来参与

来求知来分享,我来试试,我来参与,做贡献,赢奖品。

我去提问我来回答用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