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茜 的回答: “至少有一处遇到绿灯的概率”的反面就是“每次都遇到红灯”,后者的概率为0.1*0.2*0.25*0.4=0.002,那么前者的概率为1-0.002=0.998

2 回答 行测

2012-09-11 17:05

李敏 的回答: 您好!要减少这类失误,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做到每一个答案都经得起推敲,这样,您的错误就会大大减少了。

2 回答 行测

2012-09-11 10:05

横折弯钩 的回答:     近几年,政治常识一直是常识判断部分的高频考点。政治类题目的时效性较强,大部分题目都是结合时政来考查。因而,考生平时要多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政治问题的高度敏感性,仔细研读政府工作报告和重大会议精神,抓取政策指向和热点问题,学会结合中国现实来总结和归纳重要文件中的一些热点话题,比如:就业问题,收入增长和GDP同步的问题、社会分配公平问题、城镇化问题等等。

1 回答 行测

2012-09-11 17:15

无奈0108 的回答:     根据总论点写结尾的好处是可以保证文章结尾与前文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充分体现出结尾对全文的收束作用,可以更好地总结全文。

2 回答 申论

2012-09-11 16:44

横折弯钩 的回答:     读材料是最重要的环节,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注意经常出现的人物。一般材料都会出现领导人、专家学者和老百姓。其中最重要的是领导人,这是我们制定政策的基本依据和准绳;专家学者的意见要辩证的去思考;老百姓的观点主要要弄明白他们的利益需求点是什么。第二,在整篇材料中,第一个材料和最后一个材料都很重要,要详细阅读。在某一段材料中,首段和尾段很重要。在某一段材料中,首句和尾句很重要。第三,阅读的过程中要想着后面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让阅读更加有效。把关键信息要画出来。第四、注意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1 回答 申论

2012-09-11 13:31

横折弯钩 的回答:      题干中给出一定的语境,其中,多为三人以上进行陈述,假设其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假话),问所给选项中哪个一定为真(假)或谁说真话(假话)。此类试题多涉及逻辑学基础推理知识,推理过程较为繁琐,一般运用代入法解题,既准确又快捷。

1 回答 行测

2012-09-11 13:18

横折弯钩 的回答:     比例问题包括工程问题、经济问题、行程问题和溶液问题,其中前三者为每年的必考题型。  工程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赋值法和列表分析。当已知工作时间时,可赋值工作总量。当题目有工作效率的比值时,可赋值工作效率。当合作主体较多或合作过程较复杂时,可采用列表法。  经济问题分为利润折扣类及分段计费类。前者主要采用赋值法和列表列方程法进行求解。分段计费类难度较低,考生需根据题意列出关系式并计算。  行程问题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考生一方面要掌握相遇追及运动式、流水行船、等距离平均速度和等发车前后过车的公式,另一方面需要灵活运用比例法、赋值法、方程法等,结合作图进行求解。

1 回答 行测

2012-09-11 10:18